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一百:谶咒 (第2/3页)
他的面容有些方正,失之木讷,但是性子老实,才能平庸。那么多年的岁月里,他的样子只是隐在张偕背后,模糊糊的看不清楚。只有在这一刹那,才渐渐的浮上来,遮掩了所有。她平日里那样待他,总是不给他好脸色,甚至于羞辱。以至于他决绝的说再不愿相见,到了这个地步,却还是唯有一个他,上门求亲,天真的想着,只要定下了婚事,她就不必再去和亲了。
刘撷忽得伏案大哭,得意逢迎千样好,知心一个也难求。若早知如此,一切再从来一遍,她很想,很想,再给他一个微笑,好言好语的说几句话。
只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翁主,”舒兰见她情动,以为她心中同意,作喜道,“那我去寻世子,求他——
“不必了,”刘撷拭了眼泪,抬起头来,板脸道,“我不能再连累他了。”
纵然他一片真情,一切又能如何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不疑亲自登门,只能表示,这只是他自己的主意,留侯不会同意他胡闹,甚至连个冰人都请不到。
而自己的父亲,也不会答应他。
他有着世袭的爵位,大好的前程,不必为了一个即将和亲的翁主,毁了自己。
刘撷吞下了心中血泪,最重要的是,舒兰,我已经习惯了作为翁主的繁华热闹,要我重回那个乡野之间的无名女子,我无法做到。
命北军中尉丞罗恕为和亲使,送楚国长公主之匈奴。
楚国长公主的车队经过长安东市的时候,一辆标着宣平侯家徽的宽敞马车从华阳街缓缓驰来。
“避在一边,等和亲的车队先过去吧。”掀开车帘一角,鲁元清亮的声音缓缓吩咐道。
“诺。”骑在马上的家仆恭声应道。
北军重重护送之中,宫车上的少女忽得扬声吩咐道,“停车。”
御人不知所措,吁的一声勒住了马。
和亲使骑马上前,皱眉道,“楚国公主,此时尚未出长安,和亲车队不宜在此停留。”
刘撷扬眉瞥了他一眼,冷笑道,“你是公主还是我是公主,本公主爱走就走,爱停就停,你管的着么?”
罗恕被她一噎,顿时说不出话来。想着面前的少女是楚王亲女,天子堂妹,此去又是和亲胡人,前途未卜,实是命运坎坷之人,一时不敢也不忍心与她为难。叹息着退到一边。
刘撷掀开车帘。滕的一声跳下车来,姿势爽朗中带着健美。
那一身殷红的裙裳落在道路两旁观望的长安百姓眼中,轰的一声就沸腾开来。
六年前,也是这么一位公主,坐在北军拥护的宫车之中,驶出长安,前往匈奴,她像是江南芬芳温馨的栀子花,温柔娴雅,端然可亲。后来安静的凋零在匈奴猎猎的风沙中。而楚国长公主正与她相反,是一朵艳色夺人的红芍药,喧嚣跋扈的开放在长安的阳光下。
四月的春风吹的刘撷的襦裙烈烈张扬。明艳的像是渭水河边的春光。
她推开众人,走向路边停驻的青布马车,遥遥微笑道,“是满华姐姐的车么?”
扶帘的手晃了晃,鲁元在车中笑道。“楚国一路远行辛苦,姐姐怕误了妹妹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