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一一零:及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一一零:及笄 (第2/3页)

   宣平

    太阳一点点的隐没在西天的山头之下,天光渐暗,张嫣放下手中书卷,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道,“陪我出去走走吧。”

    荼蘼嫣然笑道,“娘子明天就要行笄礼了。今晚可要早些休息,明天才有精神。”

    “知道了。”她笑笑。

    张嫣踏着木屐踩在侯府大气而少曲折的长廊之中,园子在傍晚的暮色中显出一种苍茫的色泽,远不如长安的精致,但胜在有野趣。

    很多时候,宣平侯府的主人都不会待在这儿,因此宣平县的侯府并没有多么繁华绮丽,然而深心里,张嫣喜欢这儿的野趣,远胜于长安城的车马觥筹。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后,心情也就慢慢从谷底回转。也许,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吧。

    于是停下脚步,用怜惜的目光看着侯府的一草一木。只怕从此之后,再也不能回到这一方水土了,不自觉的伤感。但“人总是要往前看,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这句话抚慰着她的心,她却渐渐有些模糊了那个说话的人的样子。

    张嫣想,我会一直往前看,直到前面再无前路。

    然后,她转过长廊的最后一道弯,看到坐在亭中的人。

    “外堂祖母。”

    展夫人回过头来,唤道,“嫣娘。”笑意慈祥。

    二人对坐饮茶,“世事真是奇妙。”展夫人感慨道,“你出生的时候我也曾随侯爷到贺,却不曾想,有朝一日,你会嫁给陛下。”

    “夫人。”张嫣叫道,面上困窘。

    “哦,是了。”展夫人谑笑道,“你还是个孩子,面皮薄,也是有的。更何况——”她顿了顿道,“你别听外面那些人胡说。侯爷在生前,总是说你伶俐,心性淳和,又是少见的聪慧多才。如果,”她若有所思道,“如果这个皇后是由你来做的话,说不定,对大汉来说,也是幸事。”

    张嫣有些意外,低低道,“合阳侯,是这样说么?”

    “嗯。”展夫人点点头,“侯爷去后,我也就老的很了。宣平侯虽然说是天子姐夫,又即将为皇后亲父。但若这皇后不是你,我未必会愿意走这么一趟。天下人如今说起侯爷,将他捧的高,但我心里知道,他不过是个鲁钝勤憨之人。嫣娘的人情,我代他谢过。”

    张嫣回揖道,“不敢当。”

    “倒是我的一双子女,”展夫人叹道,“留娘也就罢了。濞虽蒙先帝恩典,受封吴王。但他自幼性戾,他日若有什么不妥之行,嫣娘贵为皇后。望看在今日情分,照携则个。”

    乙丑日,晨

    宣平张氏家庙之中,张嫣行笄礼。

    正殿之中奏起丝竹管弦,清明低缓。族老念完祷词。张嫣着采衣缓缓从东厢步出。面南将右手压着左手,俱藏于袖中,举手加额鞠躬。转向西跪于笄者席。

    为她充当赞者的,是张氏的一名美丽出色的堂姐,单名一个皎字。上前朝她笑笑,将她头上的双鬟发髻拆开。轻轻拢起,挽成一个圆髻,置象牙梳篦于席子南侧。退开。

    于是转而面东,有司奉盘,托盘上放置一根朴素的木簪,展夫人步下阶来,将木簪簪入蓬松的发髻之中。笑意温和。发簪摇曳,玲珑玉致。

    正宾高声吟颂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赞者上前正簪,张嫣起身,回到东厢,换上素衣襦裙,再转出正殿,步向东阶之下,拢袖加额,双膝着地,跪拜三次,行了最贵重的拜礼。

    第一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