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玲珑骰子安红豆 一七一:清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玲珑骰子安红豆 一七一:清光 (第2/3页)

。” 许襄深深拜伏在地,再拜谢君恩,便再也不开口辩解。

    听了黄门宦官复旨,刘盈挥了挥手,让他退下。

    刘盈忆起,父皇将逝的那一日,他侍疾在父亲床前,父亲喘息着嘱咐他,继位后头一件事,就是寻个由头将许襄除去。将世事看的太透的人,骨子里必不会真的忠君爱国,若居权位,有心必生乱。

    他不肯信,甚至为此反驳于父亲,在继位后亟亟重用于许襄,从不生疑。但这个时候,却不由想,姜总是老的辣,今日之事,验证了父亲的断言。

    “许襄与长沙反王谋篡,其罪当诛,可凌迟而亡。”宣廷尉在殿上慨然陈词。

    “是否能轻一点?”他迟疑着问道。

    “陛下,”宣义讶异的望了他一眼,断然驳道,“若恩自上出,可轻判为绞刑。许襄身负圣恩,却行此悖逆难书之事,若不严惩,他日将以何警天下之效尤?”

    刘盈沉默了片刻,宣义说的是持国之理,对于天子而言,最重的罪行就是叛国,如果连这都能轻轻绾恕,则天下皆效此行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你下去吧。”刘盈挥手道,“让朕再想想。”

    他坐在榻上,汉十一年淮河的水色忽然之间就逼到了眼前,还有会甀城暗夜的青草气息。那个时候,许襄还年轻气盛,他慷慨激昂的对自己拜道,‘太子日后必是一个仁君。’

    他尽力去做一个他口中的仁君,泽被天下,许襄却背叛了当日的誓言。他感念许襄在吕侯府的一番慷慨陈词,以之为友,许襄却抛弃了那段情谊。

    若是当日他肯听父皇的嘱咐,今日,汉水之上,又会有多少背井离乡的汉军将士不必埋骨长留?

    这么想,他的心肠就硬了起来,取过廷尉的判决章奏,在其上批复道,“准所奏行事。”因心情激荡,滴了一滴墨水在章奏末尾。想了想,又加了一行字,“凌迟太重,可以鸩酒送行。”

    “怎么,”听见囚门推开的声响,许襄笑道,“陛下对我的处置下来了?是斩首,还是绞刑?”

    “陛下实是好心肠,”廷尉丞谈离皮笑肉不笑道,“只赐了你一杯鸩酒。你领命吧。”

    许襄神色微动,喟道,“罪臣辜负圣恩,不敢辞死耳,惟愿侯一人,稍等片刻。”

    “都这个时候了,”谈离不耐烦道。“你还指望着有人来救你么?省省吧,还是自己喝了干净,不要让狱吏帮你灌下去。”

    许襄微微一笑。

    谈离正要变色,忽听得室外下属唤道,“谈大人。”

    “廷尉署外有人要求见犯官许襄。”

    谈离变色道,“你是傻子啊,什么人来求见都要让他见么?我奉陛下旨意处置许襄,若他是许襄亲友,待会儿收殁尸身就是了。”

    “可是,”狱官委屈道。“那是一个女子,而且,她手上拿的是陛下的令牌。”

    张嫣取下了头上椎帽。睨着许襄,恨铁不成钢的斥道,“我不懂,你为何放弃大好前程,去襄助长沙王。”

    这些年。她一路襄助许襄在朝堂上站稳脚跟,虽不曾挟恩报复,但也要将之视为嫡系心腹之意,听到他自毁长城,几乎气的晕过去,气急败坏道。“长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