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玲珑骰子安红豆 一七八:木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卷:玲珑骰子安红豆 一七八:木樨 (第3/3页)

廷的卫卒琅琅的脚步声来回经过。

    椒房殿女御长赵氏穿过宫殿长长的曲廊,在永巷通往宫西侧门的青琐门前,忽然止步,回头道,“娘娘,荼蘼就送到这里了。”

    她的身后,一个身着宫婢绿衣的少女抬起头来,露出一张清艳干净的容颜,弯弯的柳眉,双眸形如杏核。

    “娘娘,你听我说。”她最后一次叮嘱道,“负责遣散宫人的卢鸥不过是个狗监出身的小黄门,从未见过皇后,不会认出你。”明知道张嫣已经很清楚,却仍怕出门在外之后,遗漏了什么,絮絮嘱咐道,

    “在东市杜家的商肆中,我已经为你备下了行李盘缠。你从作室门出宫之后便过去取。椒房殿中,解忧和菡萏都被我遣出去做事,奴婢可以为你拖延到暮时。只是大家知道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实在是不知道。所以,娘娘,如果你真的不打算回头的话,出了门,你要尽快走,走的越远越好。”

    “好了,”张嫣含笑,“我又不是小孩子,不会出事的 。”

    她瞧着这个从小一同长大的侍女,心中伤感,此去若无意外,当终生不能再见。“荼蘼,从此时此刻起,我已经不是什么娘娘了。这些年,你我一起生活,我早已经将你当做姐姐一样。临去之时,你喊我一声阿嫣吧。”

    “娘娘说什么话呢?”荼蘼愕然摇头,怎么也不肯答应,“就算你不再是皇后娘娘,也还是荼蘼的主子。”

    “你总是那么固执。”张嫣无奈,“那,你叫我一声嫣娘吧。”

    她的眸光清清冷冷的,像冬日的湖水,不舍而又伤悲,荼蘼心中不忍,嗫嚅着喊了一声嫣娘,十六年光阴泪如雨下。

    “好荼蘼,你听着。” 张嫣抱住她,在她的耳边细细道,“我曾修书一封,就放在椒房殿寝殿中的枕头中。我去后,有大半把握陛下不会怪罪于椒房殿中人。倒是太后,……她迟早会知道我的事情,太后性子坚忍,很可能迁怒你们。你将这封信交给我阿母,若有我阿母出面说情,当可保你无事。”

    她的泪水忍不住落了下来,明知道此时该果断转身,却忍不住想多说几句。

    “好姐姐,你当初入宫,不过是为了我。如今,我既然离开了,你也就不必再将青春耗在这座未央宫中了。待过得个一年半载,得了机会,就出宫去吧。嫁给一个老实的男人,生几个个孩子,平平实实的过日子,不要像我……”

    心高气傲,却惨淡收场。

    “嫣娘——”荼蘼点了点头,背过身去,“你快走吧。”

    再耽搁下去,说不定就有人经过看见了。

    张嫣点了点头,遥遥揖了一揖,抹去脸颊之上的泪水,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去。

    一行大雁在天空中排成人字形,向北飞去。

    天空之下的未央宫,公车司马核对放出宫的众宫婢人的文书,见无一有误,便挥手放行。数十位绿衣宫婢排成一排直线,从未央宫北的作室门鱼贯而出。

    “皇后娘娘。此去珍重。”

    天将拂晓,在没有人经过的长巷之中,女御长赵荼蘼伏膝长拜在地,不知不觉之间泪落满裳。

    ——共3769字,2011年5月2日修

    ************

    注:

    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汉蔡邕《独断》:“亲近侍从称曰大家,百官小吏称曰天家。”《新唐书?李辅国传》:“辅国谓帝曰:大家弟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唐刘肃《大唐新语?酷忍》:“初令宫人宣勅示王后,后曰:愿大家万岁,昭仪长承恩泽,死吾分也。”

    因此,木樨在此称刘盈为大家。这个大家的称呼,有些类似于宋朝的官家,不过似乎市井百姓也以官家称天子,而大家这个称呼叫的人要少些。事实上,鲁元除了家常称呼之外,一直叫刘盈陛下,张嫣的叫法也很多样化,视当时不同环境及心情而定,却也几乎没有叫过这个大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