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猜想与动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猜想与动身 (第2/3页)

亿年里,那些可能存在的外星人在哪?

    可为什么我们找不到他们?

    由此而来的就是更加恐怖的猜想,例如:人类是外星人的圈养物……

    当然,人们为了解释(可能如此,且至少与之相关)费米悖论而诞生了几种理论。

    比如:黑暗森林、大过滤缸、缸中之脑、人存原理……

    也有更加偏向哲学的理论,也被利用到这上边来,例如奥卡姆剃刀。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这实际上也是人类对于未知的自我安慰。

    人类恐惧未知,正如黑暗森林的猜疑链,因为不知道其它文明是否抱有敌意,那么就直接将其定义为敌人。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系统降临之后,自己也开始不切实际地联想,然后将自己置于焦虑的境地。

    林禹嘲弄地笑了一下,将这些杂乱的想法驱逐出脑海。

    自己只要科研就好了,管这些干嘛呢?

    后天就可以动身前往这次的目的地甘州省,然后去青藏省和高原区了。

    预计行程一个月,一路上也可以做一做慈善活动,罗冰也安排好了。

    按照地理位置来看,太阳能阵列建设最好的地方其实是甘州省,其次是青藏省,最后才是高原区。

    虽然高原区光能资源最丰富,但是海拔太高,交通太差,而且高压电缆线程长、消耗大,投入和养护成本太高。

    所以这次一大概率就在甘州省定址了。

    国家电力的人已经联系了甘州省地质勘察院作为向导和专家陪同。

    况且这一次他们基金会的活动大多也定在甘州省。

    前代左宗棠称:陇中苦瘠甲天下,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头。

    “定西,陇西,西海固”这三西地区曾经因为贫苦,在四十年前就被列入扶贫计划。

    十年前,报道三西地区扶贫的一篇新闻报道“三西扶贫记”还获得了国家级新闻奖特等奖。

    为什么林禹知道这些?

    谁让大学里需要选通识课攒学分,而林禹恰好选了一个甘州出身的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