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食堂里对增材制造的设想(二) (第2/3页)
些公式口述了一遍。
“这些零件都可以利用这种办法实现轻量化。”
“轻量化啊!”林禹感叹了一句,他知道火箭轻量化意味着什么。
“对,就是轻量化,我这里有一份数据,我说给你听吧,起飞重量达65吨的波音737飞机,每减轻1磅,全寿命周期内可节省数十万美元燃油成本;某公司的Trent XWB-97发动机部分是采用增材制造零部件,它的生产效率提高1/3,交货周期也缩短了30%。”
“要知道航空零部件轻量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军事意义十分突出。”
“另外,这一技术不但对于火箭有着不错的改善,对于航空也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我刚刚讲的那两个例子就是最好的代表。”
“如果我们航天中心优化了这种技术,那么对于我国的航天航空都有着相当的进步。”
“对了,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搞这个技术吗?”
王宏又是目光灼灼地看着林禹。
“因为限制?”林禹稍稍思索,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对”,王宏拍了一下桌子,“就是限制,对于我们这些搞设计的人来说,传统制造工艺过多的条件要求也严重限制了我们的设计思维,许多理想的结构形式由于无法实现而放弃,严重影响了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创新,成为航空航天装备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有这么严重吗?”
“不严重嘛!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好不好?我都有些怀疑你是不是间谍了!”
“大盘鸡来喽!”正当林禹实在忍不住了,想要动手的时候,之前的大叔端着一个超大的盘子走了进来。
“你是今天新来的吧?”大叔看着林禹笑吟吟地说,“这一周我差不多将人都记住了,只有你是个生面孔。”
“叔,好眼力。”被打断施法的林禹也惊奇地给他竖起拇指。
“哈哈,我就是记性好点,比不过你们这些搞研究的人”,他用围裙擦了擦手,“刚刚在门外听到小王说的话了,有些刺耳,你别在意哈,他一直就是这个样子,说话不过大脑,明明脑子好使,就是说话刺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