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暂时拒绝 (第2/3页)
两种表现不错的进行超高温实验。”
“分别是碳/氧化镓材料,和填充了树脂的氧化锆/氧化镓材料,这两种材料均未能够承受3000度高温,预计承受温度为2400℃-2750℃。”这个数值比昨天他们在超高温实验室外估计的上下限更大一点,是他们根据超高温实验里安装的仪器检测出的数据而进行更正的。
两种种材料在2400摄氏度的时候开始出现材料的性质变化,直到2750摄氏度的时候完全消失或烧尽,其中碳/氧化镓材料的承受度稍微强一点,另一种材料稍低。
听完林禹都汇报,苏院士也是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害,“碳纳米管纤维和氧化锆的制作成本目前来说太高了,如果使用这种材料的话,反而不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材料。”
林禹点头,接着说道,“我觉得氧化镓还有可利用的空间,只不过我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头绪。”
“其实目前最好的材料是大毛国发现的碳/氮化铪,但是我们目前的手段该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另一方面来说,铪的在我们华夏的储量非常少,不过才一千多吨,这还是特别乐观的估计。”苏院士惋惜地说。
林禹倒是不知道铪在华夏的储量有多少,“铪的储量这么少吗?”
“铪在全世界的储量也不多,才一百多万吨,主要是锆的伴生矿,不过你也知道伴生矿这个东西很多地质条件下都是不存在的,像是锆在我国大约760万吨的储量,伴生的铪在全国范围内也才两处。”
“这种稀有资源实在是经不起用啊!”胡院士感叹道。
“其实氧化镓的应用已经是非常奢侈了,镓的全世界储量和铪差不多,不过镓作为半导体材料,用得并不太多,我们即使将氧化镓涂料做了出来,我们也只能在主要的电子元件上进行喷涂保护。”
苏院士指出林禹研究的氧化镓涂料的最大用处是保护关键电子元件。
“除了这个你还有别的问题吗?”苏院士在林禹都结项申请上签了字吗。
“我想再研究一下其他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