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三章 艾滋病与基因编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三章 艾滋病与基因编辑 (第2/3页)

药物就肯定无法通过。

    不过林禹知道这种方法其实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既要对患者注入这种经过基因编辑的药物,还要使用口服药物进行多重治疗。

    口服的药物要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对基因组的整合驱动实现导向性,并且保证生产出来的抗体不会对人体细胞进行无差别的攻击。

    所以相比与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艾滋病的治疗就显得比较繁琐,需要研制多种药物进行充分的保障。

    每一次想到艾滋病的发生,林禹就一阵闹心,艾滋通过体液传播,和艾滋病患者发生关系就会被传染,早在六十年前米国就已经发现了艾滋病患者。

    那么第一位艾滋病患者干了什么呢?

    据说考证过,这种病毒最早是携带在非洲猴子身上,也就是说人类第一位艾滋患者是被猴子咬伤的,或者往坏里想,他/她其实是和猴子发生了关系……

    很难相信猴子是什么心态。

    离心机、淋巴细胞分离液、电转仪、Cas9蛋白和g位点转录RNA、培养箱、蛋白激活试剂、输液器。

    林禹点头确认,他第一次的基因编辑实验设备已经准备好了。

    “系统,这个能启用辅助模式吗?”

    “可以,但不知道宿主想要做什么?”

    “你发给我的资料,你问我做什么?”

    “宿主请确认是否执行艾滋病疫苗研制工作。”

    “确认。”

    系统开启了辅助模式。

    林禹又开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对实验进行观看。

    辅助模式下,林禹拿出了一些其他的设备替换了上去。

    “原来我拿错了设备,难怪系统在询问我想要做什么了。”

    不同的基因编辑实验就需要用到不同的实验,简单的基因编辑实验甚至只需要一台好点的显微镜、新的注射器、无RNA酶残留的工作台以及干净的玻璃拉丝器,就这样都可以完成一次基因编辑实验。

    而需要进行基因编辑的对象不同,所需要的实验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