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惊艳西湖畔 (第3/3页)
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将炯炯的目光放在了这幅字上,字好诗也好,太值得收藏了,所有人几乎都对这幅字志在必得,都在想着等李庸离开之后,怎么才能将这幅字占为己有,却怎么也没想到,李庸竟然要将这幅字送往长安,按理说,这首诗是李庸因思念长乐公主而写,所以送往长安倒也在理,但是,李庸完全可以回去再写一遍啊!为何要将这幅字收起来?众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薛仁贵上前接过了字,然后蹬蹬下楼而去,太遗憾了,范成文上前一步笑道。
“恰值中秋佳夜,华亭侯作了这一首传世之作,绝对是一场佳话啊!还请华亭侯一定要留下墨宝,老夫要将这首诗刻在这西湖河畔,哪怕千百年后都会有人铭记今天的盛况!”
众人听了都全都点头赞许,不是什么诗都有资格刻在西湖湖畔,毫无疑问,这首诗绝对够格,如果这首诗都不够格,那就没有人够格了,虽然这首诗不是写的西湖,也不是写的余杭,却是李庸在西湖湖畔写成,那就足以让整个余杭都感到荣耀,李庸笑着点头。
“好,那我就再写一幅!”
余杭的中秋佳节十分的热闹,长安的中秋佳节比余杭还要热闹,宫里更是举行了中秋盛宴,民间也有盛大的游行。然而长乐公主李丽质却全都觉得意兴阑珊,李庸不在长安,她感却什么都失去了光彩,每天就想着算着李庸到了哪里,什么时候能回到长安,面对这样热闹的节日景象,李丽质却感觉完全是游离在节日的气氛之外,节日的气氛已经过去了,很多人都觉得不舍,但是李丽质觉得日子过的太慢,她真想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李庸返回了长安,对于宝贝女儿的低落,长孙皇后全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只能频频将李丽质叫进宫里,让豫章高阳她们陪着解闷,甚至长孙皇宫想让李丽质直接住在宫里,但是李丽质却如何也不肯,因为西山别院有着她和李庸的记忆,在西山别院虽然难耐相思,但是却也心安,而且公婆也在西山需要她时不时请安照顾,长长的车队随着中使往长安行去,李丽质坐在马车里,脸上仍然带着愁思,几匹马疾驰而来。
“公主,公主,有侯爷的加急书信!”
“停车!”
李丽质迫不及待道,好久都没有收到李庸的书信了,她已经知道李庸在苏州大破江湖人,也知道李庸已经南下去了岭南,她也知道李庸离开岭南之后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她心里仍然担忧不已,现在终于又收到了李庸的书信,李丽质迫不及待的就挑开帘子接过了书信,激动,期待,抽出来却只有薄薄的一张纸,李丽质看了不由有些失望,因为每次李庸给她写信都会写厚厚的一摞纸,虽然大多是一些沿途的一些琐事,但是她却看的津津有味,没事就拿出来看两遍,因为每当看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就在李庸的身边,而她给李庸写信的时候,也会写厚厚的一叠,恨不得将自己每天所发生的事事无巨细的都告诉李庸,缓缓展开了信,李丽质才发现原来是一首诗,短短的一首诗,对于李丽质来说却很长很长,让她泪眼朦胧,潸然泪下,情报局的情报员走的是官道,一路不停的换马换人接力,这才马不停蹄的感到了长安,虽然十分疲惫还是坚持追到了李丽质的马车。
“侯爷已经回到了余杭,在余杭过的中秋,写了这首诗,让我们的快马加鞭送往长安,侯爷不日就会启程北上,现在一定已经在回长安的路上了!”
李丽质隔着车帘连连点头,泪如雨下,压抑了这么多天的相思,因为这一首诗全都爆发了开来,想到李庸已经启程北上了,不日就会到达长安,她心里又充满了惊喜,马车缓缓进入了皇宫,李丽质目光却一直盯着手上的诗,虽然她早已经将这首诗铭记于心。
“姐姐来了?”
豫章公主雀跃的上前,打开车帘却发现长乐公主泪眼朦胧,眼睛都红肿了。
豫章公主吃惊道。
“姐姐,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