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学区房的概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学区房的概念 (第1/3页)

    “刘兄,本宫有一想法,不知能否得到汇宝通的支持。”

    朱高煦见气氛带着些许尴尬,出言道。

    “二殿下但说无妨。”

    刘强西看了眼林浩,颔首道。

    “应天府乃是六朝古都,靠着世家的积淀,发展尚算不错,城中三十六坊却是杂乱无章,居住环境极差。”

    “本宫想在应天府中修筑成建制的住宅,出售给应天府中百姓,对于百姓来说,一次性想要拿出一大笔银子购置房产,也实属难事。”

    “汇宝通在桃源县中,有着信用贷一说法,不知可否将这套办法,放置在房产之上,将偿还年限延长。”

    在几人面前,朱高煦不敢有何傲气,支支吾吾道。

    毕竟只是一个设想,能否具体实施还是两回事。

    “二殿下这设想不错,汇宝通在桃源已经实施,是为按揭一说,但这放款的标准,却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

    “首先需要考虑的便是,按揭之人的经济能力,是否能够偿还后续贷款,还有便是按揭之人的信誉问题。”

    刘强西如实说道,桃源县中,几乎八成的住宅商铺,都是以按揭的形式出售。

    “既然在桃源县能够实施,此事便可为,至于刘兄说的数据,锦衣卫或许能够提供,想要调查一个人的生平,对于锦衣卫来说,易如反掌。”

    “而本宫也有把握说服父皇,实行新式地契,同样的建筑面积,可以搭建高层,分割出售,倘若后续出现贷款偿还不上,由朝廷出面,收回房契。”

    “如今大明的人均寿命大致在五十岁,依本宫的想法是,将这按揭的期限延长至三十年,比如说一间宅子,价值十两银子,也就是一万钱,分摊至三十年,每月便是二十七钱,对于百姓来说便不算什么。”

    “若是能够成批量建制,将宅子的利润控制在半数,咱们交付宅子之时,收取一半的首付,也就意味着将成本收回,后面三十年所得尽是利润。”

    “而本宫手中没有这么多的银子,需要有汇宝通支持,本宫也只要宅子的利润,后续的利息所得,都归汇宝通所得。”

    “倘若出现断供,朝廷给予汇宝通权限,将宅子收回,可用于二次售卖。”

    朱高煦清楚,汇宝通若是参与此举,承担的风险也极大,所以将利益尽可能的让了出来。

    他挣得就只是宅子的银子,如此一来便是双赢的买卖。

    “林师认为如何?”

    刘强西看向林浩,他压根就做不了主。

    “还差一个契机,汇宝通可以出资,在应天府中修建学堂,取缔所有的私塾,子女想要入学,便需要在应天府中相应的地区有宅子,是为学区。”

    林浩不假思索道。

    若只是单纯的交易,房产绝对会出现过剩的情况,毕竟不是刚需。

    倘若添加上后世学区房的概念,房产瞬间就成了增值品。

    随着桃源产业的铺开,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便会急剧增加。

    届时只需要再灌输一通学历的概念,炒房这事,便是稳挣不赔。

    “这个好办,父皇早就想对私塾下手,不仅应天府,整个大明,私塾本就是一块极大的蛋糕,一县之地唯有县学,而县学又是只进不出的生意,只要林兄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