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六章:尽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六章:尽起! (第1/3页)

    黄台吉心中沉吟。

    攻陷京师并没有花费他们太多的气力,伤亡并不大。

    周延儒带领的两镇援兵在西郊被他们击溃。

    周延儒不知军事,将军权交付于唐通之手。

    可惜的是,两镇军兵早已经没有当初在松锦决死的气势。

    在陷入了清军的包围圈之后,两镇兵马大溃。

    败亡近在眼前,周延儒命亲从将其杀死,誓不做清廷俘虏。

    周延儒任职首辅,过大于功,不善治国,不通军事,以致于国势颓废。

    结党营私、欺君误国。

    机械欺蔽,比匿容私。

    滥用匪人,封疆已误。

    然临危之时,能以身死而全名节,终难苛责。

    相比于周延儒最后的果决,唐通和白广恩就显得有些不堪。

    唐通在兵溃之后,毫不犹豫的领军投降了清军。

    白广恩则是领家丁百骑逃离战场,但随后逃至保定之时遭遇清军截击。

    其子白良弼在松锦之战被俘,后投降清庭。

    重重围困之际,清军遣其子白良弼劝其归降。

    白广恩最终也选择了投降一途。

    明廷在北国的最后一支野战之兵,也就此被清廷纳入了掌控之中。

    在裁汰了一些不堪用的弱卒之后,得兵两万人。

    攻陷京师之后,收降四镇兵马两万。

    明四镇兵马原有四万人。

    在外城告破之后,他们依托街巷仍旧与入城的清军搏杀。

    昌平镇总兵李守鑅、蓟州镇总兵朱国栋、保定镇总兵张世显三人先后战死。

    四镇兵马也因此才最终崩溃开始投降。

    “京师附近的绿营兵整训的如何了?”

    黄台吉在沉思了许久之后,发问道。

    拜音图恭顺的低下头,继续汇报导。

    “京师附近的原明京营兵、昌平、保定、蓟州、密云、东协、五镇兵马合计四万人,依照前朝旧制重新整训,化为六营。”

    “由白广恩、唐通两人各统一营,另外四营自各旗之中选拔英杰为将,如今皆已赴任。”

    “只要陛下一道谕旨,即刻便能够调往战场。”

    黄台吉心知肚明,明廷的这些兵马不是没有战斗力。

    之所以在他们的兵锋之下一触即溃。

    一是因为一直以来在野战之中,明军都鲜少获胜,因此面临他们之时士气凭空便会被削弱一截。

    二则是因为武备缺乏,军饷短缺,军兵缺衣少食,谈何战斗力。

    满饷满粮的明军。

    在松锦他已经见识过了……

    黄台吉眼眸之中惊芒闪动。

    “四万……”

    但是四万人,仍旧远远不够。

    南进的大军,他已经撒出去了十三万人。

    这十三万人,旗兵只有五万,大部分都是从蒙古各部落征调的骑手,还有明廷各地的降兵充数。

    在京师,只剩下正黄、正红两旗,加上各旗留守的兵马,旗兵还是只有一万五千多人。

    正蓝、镶蓝、正白、镶白、镶黄、镶红六旗都被派去了南方。

    黄台吉不留痕迹的轻叹了一声。

    在松锦之战前,满蒙汉八旗的旗丁已经超过八万。

    但是松锦一战,他们总计的伤亡超过两万多人,旗丁折损了差不多万人,大小将校战死者良多,对于他们而言可谓是损失惨重。

    以小国伐大,终难以成。

    以关外一隅之力,欲吞并万里中原,实在是太过勉强。

    中国疆域辽阔,底蕴深厚,纵使衰败,也不至于因一两万人的伤亡而元气大伤。

    若是此时的中国仍然处于混乱之中,各地不断冒出民变,内部权力继续倾轧,趁势而为杀入中原并非虚妄。

    但是眼下,明廷倒下了,取代明廷作为他们对手,却是陈望。

    南国在陈望强而有力的军势之下已经初步完成了统一。

    陈望陈重兵于两淮黄河一带,实在是难越雷池半步。

    黄台吉很清楚,现在的兵力,完全不够。

    不仅仅是进取不足,就是自保也是不足。

    想到这里,黄台吉不由的暗骂了一声李自成。

    李自成狼子野心,占据西北,虽然对他俯首称臣,但是心中的野望却没有熄灭半分,还做着能够一统天下的美梦。

    不与他一起进攻陈望,反而将目光和军力尽数投向西南之地。

    而一直以来对他恭顺不已的固始汗现在也和李自成暧昧不清,实在是目光短浅。

    固始汗占据了雪区之后,目光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