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八章:吴三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八章:吴三桂 (第2/3页)

力都在南方吗,建奴的兵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马进忠是被陈望派来联络辽镇的人,在扬州之战后,他便乘着郑氏船队北援的舟船,带着千余的兵马在宁远登陆,而后一路南下,进入了山海关内。

    马进忠没有动怒,他的神色从开始到现在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他没有理会祖宽的无礼,只是淡漠道。

    “祖总兵莫非忘了,早在我抵达宁远之时,便已经告诉过诸位,建奴主力与我军对峙于黄河,国中兵力空虚无以为继,为取关宁,恐会大肆征召外藩蒙古入关。”

    “祖总兵要不要再看看,关外的兵马,到底头盯着盔旗的建奴更多,还是身穿着裘皮的蒙古骑兵更多一点。”

    祖宽神情微怔,他之前是因为看到席卷而来的大量清军而失去了理智。

    等到听了马进忠的话,才想起了陈望早就已经派人传来的消息。

    刚刚在他的视野之中,确实是只见清军的中军旌旗林立,而两翼卷席而来的骑军,却是没有见到太多的旌旗。

    关内的清军,却是并非是清军的主力,而是以征召的蒙古骑兵更多。

    祖宽无力的松开了抓着马进忠衣襟的手,颓然退后了数步。

    “夜不收探报,建奴此番北上,兵力雄厚,总数已逾八万之众,中军为正黄、正红满蒙骑军为主,总人数在万人以上,绿营步兵两万人。”

    从关外返回的夜不收,已经带来了最新探查的情报。

    “前锋为三顺王之部众,总兵力在两万人以上,观其主将旗号,应为建奴之恭顺王孔有德。”

    “三顺王的部队,此前不是说都在山东吗,为什么现在又到了关外。”

    祖宽眉头紧蹙,怒斥道。

    前来禀报的夜不收低垂着头,他只负责将探听得来的情报汇报给祖宽。

    清军的具体调动,他根本不知道情况,也难以回答祖宽。

    这一幕刚好此时从一旁马道之上领兵赶来的吴三桂听到。

    吴三桂神色略带阴沉,从旁侧缓步走来。

    “满蒙兵马不善攻城,进攻山海关难如登天,三顺王的部队应当是从山东被调来。”

    “我听闻建奴在京师整训了绿营兵四万,如今这里只有两万,恐怕另外一部分的绿营兵被调往了山东,与建奴三顺王的部队调防。”

    吴三桂微微抬手,示意跪在地上的夜不收继续禀报。

    “两翼为外藩蒙古骑兵,共计三万人有奇。”

    “建奴合兵八万,于西罗城河西一带驻军。”

    那夜不收如蒙大赦,当即将最后的情况禀报而出,随后转身离开了关城之上。

    “八万人……”

    祖宽的神色凄冷,已是无言。

    清军竟然云集了八万人前来进攻山海关。

    如今山海关内,他麾下仅有精骑两千,步卒万人,降卒三千,就算是加上愿意协防的民壮,堪用的总兵力也不过只有三万之数。

    祖泽傅那边,前些时日听说宁远周围出现了不少的蒙古骑兵,让围城的形势更加的严峻。

    关外的清军以骑兵为主,虽然围而不打,但是却让宁远难以分兵驰援山海关。

    祖泽傅只能固守宁远,如今宁远和山海关实际上都处于孤立状态之中。

    现在就算是加上吴三桂所领的五千精骑,此战也是难以取胜。

    眼见着祖宽的失态,吴三桂心中暗自摇头,祖宽已经乱了方寸,此时无论是问他什么都难以获取答案。

    “如今建奴提兵进攻关宁、我军力难以支,覆亡在即,不过时间长短。”

    吴三桂转目看向马进忠,询问道。

    “靖南伯莫非就在南国,安然坐视我关宁沦陷?”

    吴三桂的话,也是关宁诸将都想要询问的事情。

    因此当吴三桂的话音落下之后,一众关宁的将校也都将目光转移到了马进忠的身上。

    “在下北上之时,靖南伯其实便已经直言相告。”

    “黄台吉为巩固北国之局,必不计代价,征召外藩蒙古,而取关宁。”

    马进忠微微偏头,看着关内那覆压而来的清国大军,缓缓开口道。

    “二月三十日,南国传讯。”

    马进忠神色淡然,他抬起手了镇定自若的整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襟。

    他并没有回答吴三桂的问题,而是自顾自的说起了南方的局势。

    “顺军以刘宗敏为主将,合羌、蒙之兵攻破成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