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九锡 (第2/3页)

矢等。本来都是皇帝赐给大臣的荣誉物品。东晋朝廷就曾屡赐给过桓温羽葆鼓吹,班剑,甲仗等,大多拒而不受罢了。问题在于所谓“九锡”,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都接受过;后来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都曾受过“九锡”,于是乎“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

    《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公元128年)颜师古注引应劭语,以车马、衣服、衣器、朱户、纳陛、虎贲百人、鈇钺、弓矢、秬鬯(音同厂,乃春秋时盛谷物之用,后专为祭祀用品)为九锡。

    说出纬书《礼·含文嘉》,见《春秋公羊传》庄公元年何休注。王不劳而获谋代汉室,先受九锡,使公卿大夫奏请,据“经文所见,《周官》、《礼记》宜于今者,为九命之锡”。

    《周礼·春官·典命》与《礼记·王制》,意为官爵的九个等级,“上公九命”,为最高的等级。王莽将其与上述车马等牵合,受衣服(包括佩刀、玉饰、色履)、车马、弓矢、斧钺、秬鬯、玉珪瓒、朱户、纳陛、虎贲三百人,仅略异汉献帝建安末,曹操为魏王受九锡,顺序全依《礼·含文嘉》,惟虎贲三百,又以珪瓒为秬鬯之副,合为一种。两晋、南北朝大臣谋夺帝位者,都照此例,先加九锡。乃以承天命之意。

    历史上有不少功臣拒受九锡以避嫌,譬如李严曾向诸葛亮试探劝进受九锡,诸葛亮回答要灭魏之后再接受。《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云:“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诸葛亮回答:“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魏,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曾接受九锡的名人

    ※王莽被西汉授九锡,后废汉室建新朝。

    ※曹操被东汉授九锡,其子曹丕建立曹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