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两大难题 (第2/3页)
,偏安小朝庭不算在内。而到中期及未期,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破产农民逐渐转化为佃农,地方势力却相应的壮大起来,反馈到zhōng yāng,则是皇权的旁落架空。并且伴随着各种矛盾的积聚直至最终不可调和,唯一的办法只有推倒重来!
他希望通过开启民智,使百姓有一定的自主想法,摸索出一套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打破中国历史上王朝三百年一兴替的怪圈,把他建立的国家千秋百代的流传下去。
在经济上,云峰采取了严打土地兼并,引导发展工商业的手段,文化上,他大力提高女xìng地位,催生科学技术及mín zhǔ思cháo的萌芽,可是在政治架构上,的确令他头疼的很,他想在集权与内阁之间取得平衡,并建立长效监督体制,一时倒也不知道应该从何处来着手。
但是他清楚,关键之处,还在于通过工商业的壮大,把中国传统的宗法型社会改造为契约型社会,但又需要避免出现明朝中后期工商业主通过东林党人来挟持国家财政的情况发生。
而要解决这一点,又牵涉到了另一个使云峰头疼的地方,商业税的问题。
目前的商业税,是按照汉制来收取的,即“租铢之律”和“缗钱税”。
租铢,是以工商业者的销售收入为对象进行的一种课征。税率为赀万钱,算百二十七,即百分之一点二七。
缗钱税,则是对商人、手工业者和高利贷者,以其货物价值或贷款额为课税对象,依一定税率来征收。对商人销售的商品和高利贷者贷放的钱谷,每价值两千钱税一算,对手工业者出售的产品,则每价值四千钱税一算。一算为一百二十钱,其税率为前者百分之六,后者百分之三。
租铢在张轨张寔两父子执政时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没办法,销售收入难以界定,汉武帝曾采取过极端手段,一旦发现瞒报即没收财产全家流放,但这样做无疑于临泽而渔,为云峰所不为,很简单,吃大户只能一顿吃饱,吃完就没得吃了。
对于缗钱税的征收,由于云峰的合并户籍政策,整个凉州目前只存在两种身份,一是官吏,二是平民,税率也相应统一为了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