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铁钱之论 (第2/3页)
沿用孙吴时期的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中者谓之四文,以铁制为主,还有一些沈充及其他人私自铸造的小五铢钱,五铢钱与金银反而不常见到。刚才那种车**的铁钱一枚抵一千钱使用,稍小些的可抵五百,市面上同等重量的五铢钱可当五枚铁钱。呵呵~倒让云郎见笑了。”
接着又像想到了什么似的,责怪道:“云郎你也太败家了!昨晚给那两名歌妓的一锭银饼你可知能换多少铁钱回来?难怪人家唱的那么卖力呢。”
云峰呵呵笑道:“这不是初来乍到摸不清楚嘛,以后会注意的。对了,灵芸你可是觉得为夫在嘲笑建康百姓使用劣制钱币?”
“恩~~”张灵芸红着脸小声的应了下。
云峰却摇了摇头,忽然放大了音量:“为夫刚刚与庚小娘子说的可不是反话,街面流通铁钱,恰恰说明了建康市集之盛,商业之发达一时无两,金、银、铜已不足流通之需,故而百姓才会使用铁钱抵凑。反观咱们姑臧,商业兴盛远不如建康,金、银、铜足够流通之用,百姓们自觉抵制劣制钱币,因此才没有铁钱出现。”
“呃?”这还是头一回听说,张灵芸不解道:“照云郎的说法,使用铁钱反倒是好事一件,可朝庭为何多次商议重铸五铢,以废止铁钱及私铸钱币,只是因铜料难寻,又受到各地豪强大族抵制,这才变成了纸上谈兵。”其实别说是张灵芸,周围被他故意吸引而来的包括百姓与商贾们均是带着满脸疑惑。
云峰一挥手,整支骑队徐徐停了下来,又示意亲卫取来纸笔作临时记录,他意识这是一次拉拢人心与宣扬自已的绝佳良机,待准备妥当之后,才视线一扫,向围观百姓们大声道:“不,使铁钱绝非好事,乃权宜之法也,朝庭能意识到这点说明不乏有识之士,也看到了铁钱流通的危害性。”
见众人一幅全无头绪的模样,云峰组织了下语言,继续道:“铁钱私铸往往早于官铸,朝庭铸铁钱后又设法禁私铸及使用私钱,看上去似乎是官、私之间围绕钱币铸造权的斗争,可其中却隐藏着钱币流通状况发生变化,需要调整或改进商业关系的先兆。
行商坐贾,每日与商品钱币打交道的所谓逐末之流,每能较朝庭先觉察到商品钱币关系的变化。他们对钱币价值具有天生敏感性。出于利益方面的诱惑,使其中的不法之徒往往铤而走险,率先破坏原有币制而对钱币轻重、成分乃至币值进行改造或创新,进而豪强大族又利用手中特权纷纷跟进,大量私铸铁钱以获取厚利,沈充即为一代表人物,称之为国贼亦不为过!以致市面上充斥劣钱。
而铁钱低劣,世人皆知,不愿留于手中,往往想方设法兑换成足值五铢钱或是金银储存保值。使得良币逐渐退出流通领域,市面上铁钱泛滥成灾,导致了现今的恶性循环。
出现这种状况,恰说明建康商业已发展到了一个临界点。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则万劫不复!
如何才能海阔天空,使百姓们皆能从中获益?不外乎两点,一来朝庭必须取消对于商贾的诸多限制与歧视性政策,将其视为良人,除合理合法纳税外,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