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章 吴藩标准步兵团计划 (第2/3页)
以被优势兵力的敌人镇压而结束。
而现在,有这么个机会,当地人肯定不会因为有点瑕疵就嫌弃。何况相比起来,吴藩这套草台机制,至少还有个机制。
而且,领主们征兵毫无保密性可言,因为整个佣兵市场都是“开源”的。他们的军队和物资,同样要通过这样东拼西凑的方式攒出来,甚至还没有吴藩的速度快。如果吴藩的调度管理和信息传递,属于效率比较低,那他们都可以算是近乎不存在了。
所以,尽管看上去很草台,但吴藩调兵的时候,甚至还有余裕去监控敌人的进度,进行调整和补救。也是因此,一直没有出过比较严重的问题。
不过朱文奎认为,总不能始终就这么将就着。尤其是他在紫帐汗国居住的时间比较长,接触的都是这边的军队,就觉得哪怕在泰西,也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他希望,能够通过改革,让所有队伍都尽量规范化、统一化,摆脱封建军队的各种陋习,就算不能立刻变得像罗马军队一样,至少也得有点现代军队的样子。
不过,尽管朱文奎给的指标比较高,但杰士卡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还是做的非常保守。他在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认为现在军队里,各级军官的平均素质很糟糕。许多人都是仓促被提拔上来的,缺乏军事教育和指挥经验。
朱文奎在和脱欢等人的讨论中,又不知道怎么得到了激励。于是,讲解自己目标的时候,动辄就“我太爷爷当时……”如何如何,觉得他太爷爷是农民,中山王、开平王也是农民。人家当年都能做到,我们现在也是有希望的。
但杰士卡查了些资料之后,认为明军当时那个军官团的素质,实在有些惊人。别说他们这些人了,估计就连罗马人都够呛能比的。这是真的不好学啊……
杰士卡本人,是那种典型的老兵。虽然那会儿还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才华,但经验非常丰富。从英格兰到但泽,天南地北都去过,对于各处的军事传统颇有了解。
他认为,把所有队伍都进行规范化,不止是训练难度的问题。而是如果要求大家用同一个操典,同一套战术,那么,以现在这些军官和士兵的素质,肯定只会强行套用。
目前,吴藩的各支军队,都是以抗击敌人入侵为主。在对抗敌人的时候,很大程度是要依靠本地人的优势,借助对地形的熟悉,发挥机动性和更强的主观作战意愿,去千方百计打击敌人。
他担心,要是告诉大家“这是一套万能解法,必须按照这个来”,那他们可能会盲目追求统一的战术,连目前最大的优势,都丧失掉了。
因此,杰士卡建议,先从其他地方开始进行统筹工作。在他看来,最适合作为开头的,是语言和服装、盔甲。
语言这方面是有切实的需求在。一开始他们的影响区域比较小,勉强还能应付。而现在,已经从东欧延伸到意大利,再到法国边境,都跨越了好几个大语言区了。
官府层面,倒是在推行官话,否则官吏办事出差,带的翻译得比工作人员还多。但军队里,推行的还是严重不足。目前,最好效法紫帐汗国,除了进行教育,推广识字,以便使用汉字文书,也要加紧推行“军团话”。这才应该是统一编制和正规化的第一步。
此外,他还建议,要对士兵的外观也进行统一。各个地方,不管是自行生产还是去外面购买,都应该使用统一标准的服装和盔甲,做到整齐划一。
王府里一些人对此有所质疑,觉得这么多事情都没做呢,他就在这儿搞形式了。但杰士卡认为,这才是进行统一的第一步,也是不可忽视的过程。
他之前帮胡斯派练兵,有一些经验。在他看来,一支军队,如果自下而上,都有统一的信仰,有共同奋斗的目标,那么对于战斗力的提升,会是非常惊人的。
吴藩控制的各地,宗教教派并不相同——公教教会大分裂之后,不同地方的国王和领主们,都纷纷选择自己支持的教宗。更别说,还有胡斯派这种“异端”存在。而越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