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1章 认识了还不止,共患难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11章 认识了还不止,共患难了 (第2/3页)

种关系,从意大利、法国甚至叙利亚雇佣来的。否则,都凑不够这么多人。

    因此,他们的编制,也不像步兵和骑兵,而是更像一个佣兵公司。通过签署合同,来专门聘用这些职业技术人员。

    雇佣兵的单位,一般被称为“连”,不过这年头的大型火器一点也不好伺候,需要大量的人员和畜力,因此火器营的规模,比寻常的佣兵连要大出不少。因此,这边的各支部队,都被大家习惯地称为“大连”。

    这些人数量也不少,而且都是朱文奎省吃俭用,攒出经费,才养出来的。之前,一直都是他亲自率领。不过现在实在顾不过来,也只能暂时交给其他人代管。

    不过现在,郭康远在南方,他自己也没时间,这边就少有通晓所有方面的人了。他倒是有心扶一把学徒乌尔班,但这家伙年纪太小了,现在肯定管不了的。只能先让火炮、火箭、炸弹等大连的连长们,各司其职,看看回头谁来总管比较合适吧。

    安排好这些之后,让娜女侠又来找他,说有布拉格的密报过来。两人屏退左右,开始商量起来。

    之前跟着郭康他们出征的时候,这些事情都是人家去搞。现在自己带队出征,情报方面的事情,也得他去操心了。好在让娜女侠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也是长期在王府里,负责这类事情的心腹,还是很信得过的。

    最开始的时候,大都这个吴王府,就只有马王妃和朱文奎娘俩。他们入住之后,紫帐汗国方面,安排了五六名女仆。不过她们的主要工作,也和王府行政事务无关——而那会儿王府也没有什么“正事”,单纯就是那时马王妃舟车劳顿,而且水土不服,身体状况不好。朱文奎又年纪太小,需要人照顾而已。

    虽然听起来很悠闲,甚至被郭康调侃,说他到哪都能享受女仆队照顾的舒适生活,连自己都比不上。但实际情况,和市井里喜欢流传的那些香艳故事毫无关系——不管是维护、打扫这个面积颇大的旧宅,还是照顾病人和小孩,都是些体力活。因此,这些女仆,不可能是他想的,什么娇滴滴的小姑娘。

    为了安全起见,这些仆人也不是一般人,而是紫帐汗国专门选的可靠人手,从驻守大都的瓦良格卫队的家眷里选出来的。因此,吴王府的女仆队,全都是些健壮的北欧和罗斯大妈。一个个胆大心细,能干体力活,也会看护人,胳膊比那会儿朱文奎的腿都粗。他调皮不读书的时候,都能直接把他拎起来,丢给马王妃训斥。也不知道郭康都在想些什么……

    没多久,大明那边派出的锦衣卫找上了门来。朱文奎一开始还很紧张,但马王妃和对方商谈了一段时间,最后大概谈妥了什么,就告诉他没事的。又过了一段时间,锦衣卫也开始活动,并且计划派几个人,也说是来帮忙的。

    按照锦衣卫的说法,他们也和吴王那边取得了联系。吴王现在已经在巴黎活动了,据说混的风生水起。不过,锦衣卫的几个头领,却还是有些忧虑,觉得情况可能没有那么好。吴王的地位,未必有他想的那么稳固。

    所以,他们特意和吴王沟通好,把法国那边招揽的人,也提前派一些到大都这边的王府来。一是填充下最基本的编制,至少把王府的面子撑起来,帮衬下王妃和世子,免得寒酸过头了;其次,也是以防万一,如果吴王那边出了什么情况,也算是狡兔三窟。

    筹备了一段时间之后,锦衣卫带来了第一批人员。

    这些人都来自法国那边,大多是一些有点才华,但因为出身问题不得志的骑士和教士,因此很乐意来到这里,为吴王府服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筹建王府的官吏,前来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只有一个小姑娘,就是让娜女侠。

    不管是法国人还是明朝人,都没有让女人当官的传统,所以她当然不是来任职的。

    按锦衣卫的说法,她来自一个有法国和埃及双重背景的半官方组织,接受过一些文化教育和情报方面的训练;现在她们的门派,失去了主君,也很希望为朝廷效劳——总而言之,就是锦衣卫需要的那种人才。

    可能是职业习惯的问题,锦衣卫对于紫帐汗国安排的人,也总是不太放心。他们认为,双方关系再好,吴王府对汗廷再有利无害,也不能一直这样。尤其是之后,王府需要自建一个体系出来。既然如此,机要位置,就必须要有更可靠的人,不能都让人家提供的人员进来了。

    这边离大明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