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章 不想打仗想种田的郭康 (第2/3页)
,雅典却不愿意解散同盟了。因为这个同盟,作为他控制和剥削盟国的工具,实在太好用了。不仅如此,虽然盟约里规定,大家可以自由进出,但谁要退盟,雅典就要打谁……
本来用于对抗波斯的军费,现在也成了搜刮盟邦的借口。雅典人经常要求盟邦增加军费,但这些钱财,并不是用来对抗已经不存在的波斯远征军,而是直接进了雅典的腰包,成了一种索贡。
一开始,雅典人还只是控制和偷偷挪用同盟金库。后来,感觉这样太麻烦,他们索性直接把金库搬到雅典城去了,属于演都不演了……
同时,雅典还以共同防御为由,在盟友的城邦驻军,扶持亲雅典的势力,打击本土派和其他力量。到最后,连盟国的重要案件,都要交给雅典审理。盟国的货币,也必须采用雅典的铸币。甚至,雅典对其他城邦的政体,都开始提出要求,非要其他人也建立亲雅典的民主政体。
这些举动,引起了其他城邦的不满。不过最后,雅典被斯巴达击败,同盟才得以解散。
当时的意大利南部,也属于希腊文化圈,所以这帮人的习惯,其实差不多。塔兰托是斯巴达人建立的城市,但到这会儿,他们已经没剩下什么尚武传统了。
由于商业发达,当地的公民兵习惯已经非常淡化。当地经济十分发达,到公元前五百年的时候,已经拥有三十万人口了,但他们还是没有自己的军队,而是基本靠雇佣兵来维持军事上的各种需求。城邦的权力,也从公民手中,转移到了少数几家商业寡头手里。
因为这种态势,塔兰托的政治氛围,处于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寡头的统治导致了下层平民的普遍不满,但他们又不愿意当兵,只希望推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帮助自己获得更多。
城邦的统治者们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们也同样别扭,既不愿意割舍一部分利益,缓解内部矛盾;也没有能力完全压制平民,无视他们的诉求。结果,就导致他们的行事方式,往往非常激进,甚至到了夸张的地步。不仅最后坑了自己,甚至坑了原本不相干的人……
这会儿,“军国主义”的罗马,在外交上其实很保守,甚至有点过于窝囊了。相反,塔兰托这样的城邦,反而很有“侵略性”,希望从对外战争中,获得足够的资源和声望,来维持统治。结果,罗马人还没来,塔兰托就开始以罗马人将要入侵为由,向盟邦加征军费,准备开始发财了。
而这些做法,也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其他小城邦的不满。一个叫图里的小城,转而投靠了罗马人。塔兰托立刻派人去洗劫城市,而图里城则紧急呼叫罗马人支援。
在这个紧要关头,一支10艘船组成的罗马船队,为了躲避风暴,进入了塔兰托所在的海湾。塔兰托人正在过酒神节,所有人都在兴头上,见这种情况,不由分说就打了上去。结果,五艘罗马运输船被击沉,水手全部被杀。剩下的几条仓皇逃走,把消息带了回去。
事情传出来之后,罗马群情激愤,觉得塔兰托太不讲道理。但是,元老院却不想发动战争。为此,他们最终决定,派个使团去讲道理。而使团甚至没有要求追责,只是希望赔偿之前船队被袭击造成的损失。这样,给遇难者一个交待,大家还可以继续做生意。
但就算这个要求,塔兰托人也表示拒绝。他们不仅驱逐了罗马使者,还公开嘲笑他们的希腊语口音。
在当时,希腊语的地位很高,罗马人自己都以学习希腊为荣。嘲笑人家希腊语不标准,等于笑话对方是没文化的乡巴佬。
结果,面对杀人越货,都能忍受下来、要求和平的元老院,这次破防了……
罗马方面出动了军团,很快就打败了塔兰托的杂牌军。但在这个时候,元老院居然又停了下来,甚至还放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