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4章 郭康的扩编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64章 郭康的扩编计划 (第2/3页)

郭康没有经历过这些繁琐的过程,也并非因为他天生就擅长说服人,只是脱欢、狄奥多拉、乃至乔安娜等人,帮他把这些事情给做了……

    从这个角度看,他也属于那种“被保护的太好了”的人。所以这么一讲,他还有点不好意思。

    因此,郭康便开始组织人手,整理资料,然后亲自操刀,开始写报告。然而,还没写完,脱欢那边就送来了信,说他已经把之前郭康历次送来的资料进行了汇总,然后在朝会上和大家说了。

    不过,脱欢表示,这次的事情确实非常重要,哪怕大家知道埃及这边的投入会有很大收获,也得往后稍稍。按照整体规划,第八军团都要轮换回国修整。之后,其他人会陆续解散,剩余的留用老兵会编入第一大队,准备去克里米亚,作为种子部队,以及对那边新招收的罗斯新兵,进行初步训练等工作。

    三十三军团也要进行改编。由于局势发展变化,汗廷迫切需要扩编更多的正规部队。因此,希望他们也作为常备力量,保留下来。因此,这个临时凑起来的军队,也要进行一系列改组,以实现正规化。

    之前,黑死病出现的时候,郭康准备把脱欢和各世侯子弟,都给劝回去。最后,大部分人都离开了埃及,他们带去的家丁,有相当一部分,也和主公一起离开了。骨干士官的任务,会由这次远征中历练出来的新一批人选担任。目前朝廷这边已经挑选了一些人,会给他们提供补充。

    罗斯大队会继续跟着郭康一起行动,因为朝廷发现,他在这些人心目中,有很高的权威,深受大家欢迎,因此有意以此为核心,再扩编一个军团。这样,三十三军团就一分为二,有更多的编制可以填人了。

    这样一来,相当于走了两个军团,但还维持着一个军团的编制。另外,脱欢对当地中下层马穆鲁克的招揽,也非常顺利。在朝廷看来,依靠这些力量,应对此地的防御,应该是足够了。

    另外,脱欢还建议,让郭康从埃及本地人里也招募一批,组成新的军团,甚至可以专门破例,把没有怎么受过训练的人,也塞进去凑数,大不了到时候,让他们从事后勤工作。因为这次,和之前要带上罗斯人一样,主要是一种政治表态了。让埃及的士兵也参与收复罗马的远征,朝廷还是比较看重的。

    这个消息传来之后,郭康感觉自己白写了。

    不过,其他人还是觉得,既然大都那边有了这个态度,剩下的事情就好做了。他们甚至建议,既然朝廷让出人,那么这次就多出一点。

    一开始,郭康是不太想大张旗鼓行动的,因为埃及这边还有众多的工作需要完成。现在能调出来去参战的人,也是对罗马最有认同、纪律性和组织水平最高的那一批,是现在让行省能够执行各种政策的核心力量。把他们抽出去,肯定会导致管理能力大打折扣,很多事情的进度就不一定有这么顺利了。

    不过,吴翰等人建议说,事情也没有这么绝对。在这边组织劳动,是一种对组织的锻炼,能够巩固政权。但去罗马那边,和大家并肩作战,也是一种对政权的巩固。因为地中海世界不同于中原,这边其实没有那种理所当然的、对民族的认同。要让大家认可自己是罗马人,需要长期的经营。而且,这种东西,是个相互的过程,反而不是憋在埃及种地就能实现的。

    理论上,只要有公民权,就算是罗马人。但公民权这东西,早就已经泛滥了。虽然紫帐汗国的崛起,本质上是另起炉灶,重新构筑了一套公民体系,但这么多年下来,公民也还是越来越多。相比早年,获取公民权已经容易太多了,而获得公民权太简单,就导致罗马公民带来的相互认同,减弱了不少——新公民可能单纯就是为了各种好处来的,对罗马完全无感;已有公民也明里暗里排斥他们,不相信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