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5章 吃月饼是虐元梗,爱元人士不要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75章 吃月饼是虐元梗,爱元人士不要玩 (第2/3页)

眼人都能看出,他们这次行动,可以说势在必得,而且确实筹备的很成功。

    虽然孙十万和他几个助手们,之前显得有些畏惧明朝,在紫帐汗国这边也显得有些弱势,甚至多次被朱文奎嘲讽,显得像是个喜剧角色。但郭康等人非常明白,他们也就是面对明朝的时候,才比较“滑稽”。面对周围的其他势力,元人反而一直是恶霸一样的角色。对于天竺人,更是“打不过大明还打不过你?”

    为了这次行动,元军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不仅军事上做出了规划,还提前发动政治、经济攻势,获得了大量情报和内应支持。孟加拉的国防体系,一直是针对恒河上游而做的。为了对抗更加强势的其他邦国,他们一直坚持节节防御的战略,借助本地象兵和步兵,驻守在沿河的要塞内。这样,哪怕是强势期的德里地区大国,也很难一举突破所有防御。而一到雨季,恒河河口这边就根本没法正常行军打仗,因此敌人再强,也只能退兵。靠着这种方式,以及灵活的外交身段,孟加拉地区的邦国已经渡过了很多次危机,被征服的次数,也比德里那边少不少。

    不过,他们对于海上,却缺乏足够的防御。

    平心而论,印度沿海的各个邦国,也不是不擅长航海。尤其是南印度地区,那些和北方征服者文化颇有区别的土著人,对海洋其实相当熟悉。西印度各个土邦的海军,都多次和地中海世界或者波斯湾跑过去的海盗、海商或者说小股海军交战,对“西方”并不陌生。南印度的朱罗王朝,也就是中原人所说的“注辇”,甚至屡次出海远征,势力范围东至马来群岛、西至马尔代夫,对东西贸易影响很大,之前也直接和宋朝建立过联系。

    和北方的各个民族不同,南印度的泰米尔人其实属于“航海民族”。南印度没有统一的时候,朱罗王国和库拉谢卡拉王国就多次进行海战。十一世纪,朱罗王国逐渐消灭了其他势力,并且控制了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岛屿,还继续向东扩张,试图扩大自己的贸易控制权。

    当时,东南亚海岛上最强大的势力,是历史悠久的海上霸主三佛齐王朝。他们的核心区域,就在后世所称的马六甲海峡东口的重要港口城市——巨港。靠着海峡的交通,以及当地丰厚的农业产出,这里成为了重要的商业枢纽,给三佛齐提供了强大的实力后盾。

    另外,三佛齐在外交上,也非常“有眼力”,对于宋朝十分恭敬,因此也得到了宋朝的赏识,获得了颇高的政治地位。咸平六年,宋真宗赠予三佛齐王国“承天万寿”的匾额和皇家铸钟。

    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为了掩盖“檀渊之盟”中的尴尬,宣称有天书降于皇宫,下诏大赦天下,改元,并且封禅泰山。这次,还特许三佛齐使者陪位于朝觐坛。

    虽然这次封禅,在历史上十分出名——不是好的那种。但能带他也去,可见这个国家也是很受重视的。而且,虽然中原人经常喜欢嘲笑宋朝,觉得人家菜,但在周围小国眼里,大宋依然是个巨无霸一般的存在、是天下财富的绝对中心。谁能攀上大宋,谁就能稳稳发财。

    在这种优势下,三佛齐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垄断了东南亚的贸易。通过与宋朝的交流,他也模仿天朝,建立了一系列复杂的朝贡体系。不管是什么货物,都要先经过他们的手,才能北上。

    在三佛齐的体系里,来自东爪哇和小巽他的檀香木,要先抵达苏门答腊,再以数倍的利润转售给广州的商人;阿拉伯的乳香则要先运到巨港,那边的海关会把乳香分为十三个等级,再大量出口到宋朝。外国船只路过,还必须在他们的港口停留,如果未遵守,就会遭到三佛齐海军的攻击和摧毁。

    靠着这种武力+朝贡特许权的方式,三佛齐获得了巨额的财富。按照阿拉伯历史学家的记载,有个犹太商船要航行到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