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章 还能尊荣否? (第2/3页)
,却飞快传遍了宫苑,众所皆知她乃太后同胞姐妹,甚至连罪庶珅叛逆都未被诛连,足见与太后之间的情谊多么深厚,可现在竟连她也指控太后弑君,当然要比元得志的罪供更能服众。
宫外,市坊之间,因为裴郑逆案的昭雪,并由天子诏告天下,士庶亦尽再议论纷纷,可那些质疑的言辞已经渐不可闻了,贺烨这个天子的声望,已经足以让臣民心服口服。
又虽说整整过去了二十六载,但仍有如同李由在这样的年长者,亲身经历当年的情形,他们对于谢饶平的认罪嗤之以鼻。
“若非韦太后想要垄控朝权,以孝道相逼,仁宗帝怎会提议任用谢饶平这等无才无德之辈,入职政事堂?什么深居简出不问朝政,这话可谓滑稽荒唐。”
“谢饶平之声望,怎么足够串联罪庶珅,更别说影响仁宗了,仁宗当年,可是对裴公极其敬重,只有太后,才能造成这桩冤案。”
这样的舆论越传越广,士庶尽皆相信太后才是元凶。
忽然又有好几人,在皇城之外擂响登闻鼓,引得数百人围观。
他们自称为怀恩王旧部,曾经镇守甘州,当年做为先锋军,与突厥几番血战,力护甘州不失,然却被徐修能持太后密诏,污陷他们意图谋反,根本未经任何审问,便遭姚潜部杀戳。
这几人的确是贺珝的旧部,十万义士,被徐修能持诏屠杀,虽因毫无防范导致全军覆没,但到底也有数十人饶幸逃脱,他们有的心灰意冷,隐姓埋名,有的却不甘受污,立志申冤,后来逐渐与西妩取得联络,受到庇护。
只因时机未到,隐忍数年之久,此时十一娘终于开始行动,要为贺珝翻案,要为那十万义士的冤魂,讨回公道。
姚潜得知家小获释,虽自己被判了斩首之刑,却总算给子孙挣出一条活路,不至于断绝香火,他横竖都是死路一条,又怎会包庇徐修能?
又有姚潜不少心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