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重启远征! (第3/3页)
神一震,迅速问道:“怎么说?”
徐川笑了笑,开口解释道:“虽然通讯、航天器设备的寿命、自主导航等问题都是难题。但探索系外星系的基础,在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和磁力线重接·脉冲式电磁推进器完成的情况下,已经初步具备了。”
“哪怕它的确需要至少五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做到,但至少我们能在一代人可以看见的基础上完成这个项目。”
“这将可能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漫长、最孤独,也最伟大的远征。它需要的不是一代人的努力,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持续投入和科技传承。”
听到这话,老人轻轻的点了点头,思索了一下问道:“那你觉得这个项目如果真的开启的话,是由咱们自己独立完成,还是说以国际合作项目的形式共同进行呢?”
五十年的未来他肯定是看不到了,但如果说徐川支持的话,那么即便是需要几十年甚至是更遥远的时间,即便是不是在他手中完成的,他也还是愿意推动一把的。
沙发对面,徐川思忖了一下,摇摇头建议着说道:“就我个人的看法,还是独立吧。”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吐槽道:“虽然说向系外星系发射一架航天飞机的确耗费巨大,我简单的预估了一下,需要的资金至少在百亿以上,甚至是数百亿上千亿都有可能。”
“但老实说,我的确有些受不了国际合作工程那种各种扯皮,无限拖延时间,各种在细枝末节上争论的工作了。”
不得不说,对于国际合作项目,他的印象真的太深刻了。
当初的月面生物圈工程,一个千亿级别的项目,光是立项确认就耗费了小半年的时间,更别提后面的具体落实了。
当时和它同期开启调研讨论的月华台·前哨科研基地二期都完工了,月面生物圈工程才堪堪和后续等待了一年多快两年的月面轨道质量投射器一起动工。
这还是在他的主导强压下才有的进度。
君不见当然的ITER国际热核可控核聚变工程,从立项到施工,那可是从倡议于1985,到最终的2001才完成设计,并且到2021年华国都独立完成可控核聚变技术了,它都还没建造完成的存在。
如果探索外星系这个工程最终变成国际合作项目,徐川丝毫不怀疑这项目2030年都不会正式启动。
说到这,徐川端起茶几上的瓷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润了润嗓子,继续道。
“另外,最主要的还是探索的成果。”
“虽然说这种系外恒星系的探索理论上来说和天文领域的观测结果一样,基本都是可以对全世界公开的。”
“但如果比邻星系或者是巴纳德星系存在一颗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呢?亦或者是存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外星生命呢?”
“如果真的探索到了这些极具价值的信息,我想相对比公开来说”
徐川的话没说完,但老人明白他的意思。
的确,一方面这种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的确远比有国内独立开展的工程更耗费时间。
毕竟无论是预期成本还是项目施工,几乎每一步都会涉及到政治、外交、国际局势等方方面面的考虑。
而另一方面,如果真的探索到了一颗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亦或者是某种外星生命,那么国内单独执行的项目绝对远比国际合作项目更好!
思索了一下,老人看向徐川,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那你觉得我们是探索比邻星还是巴纳德星系更好一些?还是说有其他更合适的选择?”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轻松的笑了笑,道:“为什么不能两个一起进行呢?”
“同时进行的难度并不比单独进行大,两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想通的。”
“只要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解决了,同时探索我们需要付出的只不过多一架或者几驾无人驾驶的航天飞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