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14 赵人为我流的血,已经够多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114 赵人为我流的血,已经够多了 (第2/3页)

赵章低声道:“若楚王能将之前许诺给魏国的条件许诺给赵国……赵章……赵国愿降。”

    赵谦如遭雷击,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父王!”

    赵章仰天长叹,泪如雨下。

    赵人,流的血已经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如今民间已经人心思楚,所剩不多的赵卒之中,大多数也都不愿再打仗了……就算拼死顽抗,恐怕还不如魏国挺得久……

    召滑却面不改色,用最恭敬的语气,说出最扎人心窝子的话:“楚王说了——如今的赵国,没资格和楚国谈条件。”

    “要么就投降,尚且不失富贵……要么……咳,魏国王族最后的下场,大王也看见了……”

    赵谦继续愤怒地挣扎着。

    而赵章沉默,久久不语……

    ……

    公元前287年(楚王良十四年)夏六月,一则惊人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赵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境并入大楚!

    不光是楚人弹冠相庆……就连那些赵人,在怅然之余,也全都松了一口气……

    赵国,就这样成了北方六国之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战而降的国家。

    大批大批的楚国官吏被调动过来,和平接管赵国境内的各个城池。一座座城池上,赵国的旌旗被拔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楚国的红黄色旌旗。

    剩余的几千赵军士卒交出了武器,被当场解散,发放路费,各回原籍。

    最令人动容的——赵国朝野的穷弱简直触目惊心,让来自于大楚的那些官员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难怪赵章选择了屈辱地投降……

    按照楚王的命令,赵国王族被迁徙至楚国腹地,而赵章父子则被星夜押赴【郢都】,等候楚王的处置。

    楚军不费一兵一卒,和平拿下赵国……这泼天的大功,都落在了召滑的肩上。熊午良结合这么多年来召滑的功勋,赐封后者‘常宁侯’。

    熊午良身边的第一个谋士、前后二十余年的功劳——得封此爵,召滑受之无愧!

    于是,召滑就成了当今楚国绝无仅有的唯一一个侯爵。

    按照周礼的规矩,得封侯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