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回光返照? (第2/3页)
中的手不禁隐隐发颤。
姜扶光没注意他们的神色,温声道:“大理寺文少卿,在杭州郡查了大批私盐,据统计,光整个杭州每一年的私盐定额,就高达三十余万引,贩私之猖獗,令人发指。”
此言一出,场中三人均大吃一惊。
岳辰心弦震动:“是因官盐价愈高,则私贩越多,禁私愈严,私贩之利越厚,利愈厚,则制贩私盐的活动越不能禁,故私禁愈严,则私盐越盛。”
“那就不去禁它。”姜扶光声音淡漠。
楚庄楼到底是生意人,心中隐有一些猜测:“长公主想从官盐入手,降低官盐价格,使百姓吃得起盐?”
他并不怀疑长公主的能力与手段,只是私盐兹事体大,长公主一人之力,未必能与私盐背后既得利者相抗。
黄景州却蹙眉:“盐税自古以来被视为国本,国之税收,盐独占三分,若长公主想从降低官盐入手,是绝无可能。”
“如果在不损朝廷利益,且让朝廷获利的情况下,降低官盐价格呢?”姜扶光出声问。
黄景州面色变得郑重:“倘若长公主真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办法,黄某愿意联合御史台中相熟的御史,为长公主打头阵。”
但凡朝中推行新法,少不了御史台从中推动。
但朝廷推行新政新法并不容易,每一条新政新法的背后,都是一场惨烈的权利争斗。
倘若能成功,固然名垂千史。
可一旦失败,也会祸及满门。
黄景州是信任长公主,愿意以命相托。
“官盐每斗(一斤)四百文,这个价格在历朝历代都不算低,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每年光是食盐的花销,不会低于二两银子,这对大部分百姓家庭来说,都是一笔负担很大的开销。”
“他们吃不起官盐,只能吃私盐,是因私盐便宜,每斗高不过三百文,品质越差,价格就越低,最差的黄黑盐,每斗只需一百文,甚至还会更低。”
“南朝至少有一半的百姓吃的都是私盐,相当于,朝廷每年少收了至少一半的盐税,官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