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他不仁、我不义!(五千大章求月票) (第2/3页)
曹公公又问宋佥事:「钥匙当时放在哪里?」
宋佥事道:「就挂在桌子后头的墙上。」
「大约睡了多久?」
宋佥事又道:「刚对下了时辰,可能有个两三刻钟。」
曹公公深深看了宋佥事一眼。
不谨慎。
晋王能从牢里出来,就是这几人的不谨慎。
可仅仅只是不谨慎吗?
最可能被动手脚的就是茶水,而茶水全打翻了,验都没法验。
真让晋王逃脱了,定是一个个都不能轻饶,但偏偏,晋王死在这里了。
有十余个死士,若真的还有看守牢房的内应,怎么晋王还能死了?
真就是运气太差了?
曹公公不想把这个结果归于李渡的运气,但现在,李渡的遗体就在他的面前。
莫非是他小人之心,看守的侍卫里没有内应?
他们只是中招了,又不谨慎,险些被晋王逃了?
思索着,曹公公下意识看了眼圣上。
从圣上的神色来看,曹公公想,圣上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宋佥事僵着脖子,低垂着头,眼珠子却东瞥西瞟地,想从圣上等人的脸上看出些苗头来。
尤其是辅国公,宋佥事眼下最担心的就是迅速赶到这里的辅国公。
国公府在西街,从他们这里上报、到圣上把国公爷叫来,怎么会这么快?
难道国公爷昨夜没有出宫?
宿在慈宁宫了?
宋佥事自以为在偷偷观察,却是不知道,他那点不自然地肢体动作全落在了徐简的眼睛里。
内应的身份,徐简已经有了判断。
「圣上,」他走到圣上身边,低声道,「臣想请您借一步说话。」
圣上挑了挑眉。
为何深夜进宫,徐简刚才还没有说。
圣上往边上走了几步,避开侍卫们:「说吧。」
「臣着急进宫,正是想到了今夜会有变故,劫牢许是一场戏,死的八成不是晋王本人,」徐简压着声音,道,「晋王极有可能准备了替身,臣就是想到这一点才连夜进宫,没想到还是迟了一步。」
「什么?」圣上愕然,语气明显着急起来。
他难以置信,扭过头去看向地上的「李渡」。
这个李渡,是假的?
可他刚才亲眼看过,曹公公也看过,没有看出问题来。
「你蹲身查看时发现了什么?」圣上疑惑。
「脸上伤口损坏了一部分五官,您等下可以再仔细看看。」徐简道。
圣上闻言,本想立刻过去查看,但想到死的已经死的,活的却不知道活在哪儿,他叹息道:「你该早些跟朕说,中间耽搁了一会儿,不晓得他是不是已经逃出宫了。」
徐简便道:「晋王能脱身,此处定有内应。
那内应应当是算好了时间,确定晋王差不多能出宫了才喊人做戏。
臣与郡主是一块来的,以防万一,郡主去守备衙门借人盯住几处宫门了。
臣叮嘱过南宫门上,绝对不能再放任何一人出入。」
圣上听他说完,才长叹了一口气。
等徐简抵达这里、与他禀明,和宁安先一步去借人,速度大差不差。
当然,圣上心里更清楚,倘若李渡真的安排好了死遁,在大牢这里拼杀起来之前,他十之八九已经离宫,守备衙门在宫门处等不到他。
李渡若最终逃出京城,想找到他就难了。
而他即便不出去,京城这么大,藏个人易如反掌。
一时间,愤怒、不甘等等情绪在胸口翻滚起来,圣上努力压了压,问:「你怎么会想到他假死?」
徐简把猜想先简略地与圣上提了一提。
圣上微微颔首,叫了曹公公过来:「你仔细看看,死的到底是不是李渡本人。」
曹公公倏地瞪大了眼睛。
圣上不会无端怀疑,曹公公意识到是徐简说了什么,不由看了他一眼。
徐简问圣上道:「您曾说过,李汨天生右脚有六指,所以他的遗骸不容易造假。那晋王身上是否也有这样、能让人一眼看出来的线索?」
圣上拧眉回忆起来。
徐简建议道:「臣听郡主说,晋王妃被皇太后安顿在宫里。」
曹公公心领神会。
夫妻之间,总是更了解些细节。
「小的这就使人去请。」
余下的事,不用圣上多作安排,曹公公全办了。
把「李渡」的遗体就近搬去怡福宫,死士亦搬去配殿,伤者看管起来。
急召御林往几处宫门查问。
宋佥事与那两个侍卫先行收押,等着之后继续审问,其余侍卫留在这里受御林看管,事情结束前不得出宫。
东宫门外,万塘苦着一张脸。
今晚是他值夜。
身为指挥使,即便值夜也能小睡一会儿,有什么动静自有同知、佥事来唤他。
可白天才围了晋王府,李嵘不知所踪,那大宅子亦是人去楼空,想要搜查他们最紧要的就是近两三天。
时间一久,怕是白费力气。
因此万塘没去睡,打起精神
琢磨此事。
不成想,没想到那些人的行踪,却等到了宁安郡主登门。
这叫什么事?
就算两公婆吵架,郡主三更半夜要找人主持公道,也该回娘家,怎么还能来守备衙门?
「宫里大牢出事了,因是晋王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