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0章 死者张昊 (第3/3页)
一步确认他与案件的关联。”
夕阳西下,张辉带着队员返回刑侦支队。虽然王虎尚未找到,但死者身份的确认,让案件有了明确的侦查方向。他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街道,心里坚信,只要顺着王虎这条线索追查下去,终将找到杀害张昊的凶手,给死者和他的亲属一个公正的交代。
回到支队后,张辉立刻将张昊的身份信息和王虎的嫌疑情况整理成报告,同步给技术科、监控排查组和走访组,一场围绕王虎的全面侦查就此展开。他知道,接下来的工作会更加艰巨,但只要不放弃,终将让隐藏在垃圾场背后的罪恶无所遁形。
第二天早上 8点,刑侦支队会议室的门刚推开,浓郁的咖啡香就混杂着纸张翻动的声响扑面而来。长条会议桌上,张昊案的卷宗按“解剖报告”“现场勘查”“身份核查”分类堆叠,每一份材料边缘都贴着彩色便签,标注着关键信息。陆川坐在主位,眼底带着熬夜的红血丝,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确认死者身份只是起点,找到失踪的王虎、还原作案全过程,才是对死者和家属最根本的交代。
“人到齐了,按分工依次汇报,先从张凯开始,把解剖的核心结论讲透,尤其是能指向作案手法和嫌疑人的细节。”陆川的声音打破寂静,目光扫过在场的张凯、杨林、张辉等人,每个人面前的笔记本都摊开着,笔尖悬在纸面上,随时准备记录。
张凯起身,将解剖报告投影在幕布上,激光笔的红点随着他的话语落在关键数据上:“死者张昊,男性,38岁,身高 173cm,死亡时间经三重维度判定为 7天前的凌晨 2点至 4点。第一重依据是尸腐特征,全身皮肤暗绿、出现巨人观早期表现,胸腹部腐败静脉网呈树枝状分布,右下腹尸绿蔓延至腰部,结合垃圾场日间 18℃、夜间 10℃的环境温度,推算腐败进程已持续 6-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