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8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78章 (第3/3页)

蒙古族形成了文化隔离。

    彻底收服存在很大的困难,也不稳定。羁縻更符合现实情况。

    江月白将兵部尚书、武成伯孙尚礼调去安西都护府担任指挥使,总领该地区军事防务。

    擢李北辰表哥李工亮为兵部尚书,用以统一思想。调河南承宣布政史司左布政使陆瑞麟担任兵部左侍郎,再由周仕鹏推荐一位地方任职的大将军调回北京担任兵部右侍郎。

    同时派出上次游说瓦刺可汗颉力的礼部主事冯前出使东察合台汗国,游说他臣服于大明王朝,签订和平友好协定,共同减少边境冲突。

    虽然江月白在正月里提出的新政遭到了不少反对,但在六位顾命大臣的推动下,依然被强力贯彻执行。

    二月里,出身原瓦刺的谦太贵嫔生的十一王爷不幸夭折。

    如今不比从前,没了孩子还可以再怀,没了就是没了,再也没有念想。谦太贵嫔整日郁郁寡欢,茶饭不思。

    江月白原本想把两岁的十长公主交给她抚养,思来想去,还是作罢。自己的孩子还是养在自己跟前吧。而且开了头,后面就收不住。

    三月举行的恩科顺利举行,江月白亲自主持的殿试,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上面的决策到了下面执行不下去怎么办;另一个是在蒙族地区,如果遇到蒙族和汉族人发生武装冲突怎么办?

    根据这两个问题,选拔出了一百人。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到了七月底时,有三十多人满语过关。

    江月白把所有的人拆分成两组,留下十六人在各部。

    剩下的八十四人,参考八旗制度,将全部的北部区域拆分成八个盟,两个分区各四个盟,综合素质最高的四名分别进入两处都护府任职,其余的八十人,每个盟十人,然后根据综合考试成绩排序进行分工任命。

    首先,对所在辖区的地理、人口、牲畜饲养、部落分布、部落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经济状况等进行摸排,掌握每个地区详实情况。

    第二,对中蒙友好政策、大明朝律法进行宣讲。

    第三,发展村落和贸易集市,在帮助牧民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基础上,禁止牧民跨区移动,防止部落联合暴动。

    第四,兴学校办教育,免费教习牧民汉语。

    这次恩科殿试时,意外地见到了一个特殊的人——杜若,本次的探花郎。

    江月白将他叫到御书房,命人侍奉上清晨荷叶上露珠泡成的茶水。

    “这次又是为何而来?”

    杜若扑通一下跪下,“回禀太后娘娘,微臣感激娘娘对吾二人的救命周全之恩,无以为报,唯有入朝为朝廷效力。”

    江月白,“决定好了?”

    “臣心意已决,愿以性命为太后娘娘肝脑涂地。”

    “蒙古也能去?”

    “听从太后调遣。”

    江月白颇为赞许地看向杜若。

    对嘛。谈什么恋爱,避什么世嘛,用才学回馈社会,不要太完美。这才是宥世之才的正确打开方式。

    “到蒙古后,你要多发挥医术上的特长,尽可能地拉拢贵族。对牧民要一视同仁,能治尽治,让其体会朝廷的诚意。”

    “臣遵旨。”

    江月白把他安排去了安西都护府任副都护,并赐婚同族旁支督察院任职的江秉廉之嫡女江思齐为妻,择吉完婚。

    三月里,弟弟江秉恭满了十六岁,坚持不改初心,要娶恩人之女徐丹霞,江月白随了他。

    婚礼办得十分风光。

    江秉恭如今已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小将。前年被调去收复瓦刺,智勇双全,立下合围擒获颉力的大功,封为副千户,从五品大员。

    完婚后不久,江秉恭就被江月白调去了安北都护府做毛玉良的副手。新婚的徐丹霞不仅没有抱怨,还主动要求随军。

    江月白大为感动,非常喜欢这个贤惠善良的弟妹。不仅安排了大量物资随行,还安排了可靠的宫女还有嬷嬷跟去伺候。考虑到她已经十九岁,单独送给她生男散,保胎丹,叶酸片,孕妇维生素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