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四十五章 我是冤枉的,我为大明立过功,我要见陛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百四十五章 我是冤枉的,我为大明立过功,我要见陛下! (第3/3页)

”朱翊钧看着桌边的《论新星》,拿了起来,但最终没舍得扔出去,他感到了愤怒,被背叛的愤怒。

    连他的神都抛弃他了,朱翊钧给了黎牙实如此礼遇,他居然如此对待这种信任!

    《论新星》是黎牙实被捕前,刚呈送的翻译本,朱载堉看过,认为对天文学很有帮助。

    大明缺少别的地方对天文的观测星图,这本论新星补充了这些不足,四海绘测对天文学真的非常重要。

    黎牙实接下来要翻译一本神罗帝国自由城的书籍,名叫《天文学概要》,里面记录了一种利用多面体计算行星轨道的公式,即行星轨道半径和其轨道周期之间的数学关系。

    而总结这个公式的天文学家、算学家迈克尔·马斯特林,受到了黎牙实的邀请,将会在今年六月份来到大明,进行为期五年的学术交流。

    算学是大明的弱项,这一点朱翊钧从未否认,对于算学家来访交流,朱翊钧非常欢迎。

    这个迈克尔·马斯特林愿意接受邀请,跋山涉水来到大明的理由也很简单,他的公式并不准确,因为他没有朱载堉那个堪称人间奇迹的超大号反射望远镜,他不知道行星轨道是个椭圆而非正圆,所以他的公式不正确。

    大明有他追求的答案。

    朱翊钧的打算,十分有十二分的不要脸。为期五年?来了就别走了!

    黎牙实每翻译一本书,都会结合格物博士的意见,对泰西的人才进行一次邀请,大明有科学圣殿,来到这里,才能解开万物无穷之理的谜题。

    黎牙实堪称是泰奸,论新星的作者第谷·布拉赫,黎牙实也发出过诚挚的邀请。

    但第谷没有接受黎牙实的邀请,因为第谷布拉赫是丹麦贵族,丹麦皇室还给第谷修了个属于他的天文台观天堡,第谷没必要来到大明。

    但不是谁都有第谷这么好的条件,迈克尔就很穷,他需要借用大明的天文仪器完成自己的研究。

    按照黎牙实的规划,他会在迈克尔抵达大明后,开始《天文学概要》的翻译,现在,黎牙实被坐实了奸细的身份。

    朱翊钧颇为懊恼,他觉得自己还能活很久,如果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日后把牛顿也弄到大明来,也不是不可能,大明有着巧夺天工的工匠,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也能培养出自己的牛顿来,但没有哪个君王会觉得自己人才足够多,足够用。

    人才,拿来吧你!

    抢夺世界的资源,抢夺世界的白银,抢夺世界的地盘,也要抢夺世界的人才。

    这一进程突然因为黎牙实奸细身份,变得前途未卜了起来,皇帝对黎牙实颇为偏爱,如果黎牙实辜负了这份偏爱,大明吸收人才的风向很有可能发生转变。

    “陛下,臣也不太相信黎牙实参与到了走私硝石的案子里,黎牙实又不是住在万国城的兰奇洛特。”陈末犹豫了很久,才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皇帝盛怒,陈末还要为黎牙实说话,这就是撞到皇帝气头上了。

    “陈指挥,慎言。”冯保提醒陈末谨言慎行,他在为一个奸细辩解,这非常的危险。

    朱翊钧思考了下说道:“作为主审,你说说你的看法。”

    陈末见陛下首肯,才继续说道:“走私硝石到倭国,不能帮助倭国成为东方的葡萄牙。”

    “黎牙实自万历元年乘坐大帆船来到了大明,以使者身份,观摩了每一次的春秋大阅和阅舰式,两次南巡,陛下也带着黎牙实,黎牙实很清楚,火药对大明而言是如虎添翼,大明军兵是猛虎,火药才有如此威能。”

    “倭国就是有充足的硝石,也无法战胜大明,大明没有灭倭,只是不想付出更大的代价。”

    “倭国战败是体系的战败,并非兵器这一种原因,哪怕把火器禁了,大明依旧能把倭寇当孙子揍,东南平倭和朝鲜之战,都是明证。”

    就是没有火器,倭寇也会输;大明和倭寇有一样的火器,倭寇一定会输,战争从不是只有武器这一种决定因素。

    黎牙实向来反对和大明直接冲突,在他看来,对付大明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夸,夸到天上去,把大明夸到极其傲慢的地步,大明就会自然而然的衰弱。

    文明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傲慢。

    “其他证据都是佐证,唯一能证明黎牙实知情的证据,只有那些书信,臣觉得可以再好好勘验一下这些书信,这也是黎牙实唯一不肯完全承认的罪证。”陈末是案件的主审,他不能让陛下在疑点重重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黎牙实承认了所有的证据,唯独不肯承认他写过那些信。

    信件的真伪,就成了整个案件的核心,但黎牙实不能证伪,因为每封书信的封皮,都有驿路的标合,证明书信是从黎牙实手里发往了万国城兰奇洛特手里。

    书信的真假,成为了黎牙实是否是奸细的关键。

    朱翊钧拿起了几封书信,拉丁文的笔迹是确定过的,确为黎牙实手书,黎牙实也看过了,承认和他写的别无二致。

    “你这么一说,看起来确实是有点怪,冯大伴,你去格物院拿几本黎牙实拉丁手书来。”朱翊钧总觉得这些书信有些怪异,但说不上来哪里怪。

    等到冯保取回了黎牙实拉丁手书,朱翊钧才仔细看了一刻钟,终于看出了问题所在。

    “陈指挥,你让礼部出几个通事,配合缇骑再鉴定一下手书。”朱翊钧没有干涉查案流程,虽然他看出了问题,但他不能说是假的,他是皇帝,他一说,就定性了,缇骑和礼部官员只能捏着鼻子说是假的。

    陈末领命而去,礼部通事和缇骑们开始对着证物仔细鉴定了起来。

    “陈指挥,这个手书可以有问题,也可以没问题,就看缇骑衙门想要什么结果了。”礼部鸿胪寺卿张朝瑞有些拿不准的说道,不是说书信的问题他拿不准,而是看陛下想要什么结果。

    “陛下要真相。”陈末闻言,自然听出了话里的意思,书信有问题。

    鸿胪寺卿张超瑞这才说道:“拉丁文在大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流变,流变之前,是旧拉丁文,流变之后,是新拉丁文,黎牙实使用新拉丁文已经十三年了,而在这些书信里,没有一点流变的痕迹,全是旧式拉丁文。”

    “拉丁文因为一些弊端,正在死亡,大明对拉丁文进行了重塑,致力于解决新造词汇对拉丁文的影响。”

    拉丁文正在逐渐变成一种死语言,其中的原因自然和罗马的覆灭有关,也跟拉丁文的一些词汇,让后来者看不懂有关,也跟拉丁文新造词汇缺乏广泛认同有关。

    缺少了罗马帝国这个主体后,新造词汇,无法获得广泛的认可,一些新的事物,在各地都有了不同的叫法,让拉丁文越来越难以使用。

    明式拉丁文,对拉丁文这个屎山进行了底层重塑,而黎牙实使用了这么多年的明式拉丁文,不可能没有任何痕迹,书信里全都是旧式拉丁文,没有一句明式拉丁文。

    语言是需要语言环境的,礼部通事都讲明式拉丁文,黎牙实几乎失去了旧式拉丁文的语言能力。

    知识就是知识,读了书就是中毒,是很难去伪装的,闻思修并进,得般若智慧,是为知见障(855章)。

    主真的不等于6。

    “看来应该让一些缇骑好好学习一下拉丁文了。”陈末意识到了为何会出现这种鉴定上的问题,没有缇骑专门学过拉丁文,才出现了这种错误。

    显而易见,拉丁文极好的陛下,就看出了问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