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任何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3/3页)
妄,实践,是检验任何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格物院最重要的训示,也是研究万物无穷之理的最高准则,道理向实践让步。
迈克尔在徐光启、伽利略的带领下,走过了守备森严的大门,走过了开满了鲜花的回廊,踩着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点点光斑,悦耳的鸟鸣在耳边回荡,一行人走到了北馆第一座观星台。
观星台高三丈,大明最大的一座反射望远镜,就坐落在这座观星台上。
明善望远镜,是大明最大的反射望远镜,取意明眸善睐,说的是它的眼眸非常明亮,它的主反射镜作用和人的眼睛一样,主反射镜越大,就看的越清楚,越平整,就越准确。
大明最大的一块反射镜片就只有一尺左右,这已经是工匠们的极限了,就这一块一尺大的反射镜,就用了一百多名工匠,整整六十四个月的时间去打磨。
格物院试图建造一个更大的反射镜片,希望可以看的更加清楚,但是很困难,一尺就像是个魔咒一样,无法打破。
口径为一尺,长达一丈的巨大望远镜,是嵌套在一个巨型六分仪和天球仪中,可以确定星天和行星轨道,这一口望远镜的造价为十二万银,等于五架五桅过洋船的造价,大约是五分之一个先帝皇陵。
这的确是人间奇迹。
“真的是神奇的地方,不愧是科学的圣殿,黎牙实没有骗我。”迈克尔的眼神充斥着迷离,他太喜欢那个望远镜了。
只要有了这个,他那套因为缺乏观测器械迟迟无法完善的理论,就能够越发的完善了。
“要怎么样才能使用这台神奇的望远镜呢?”迈克尔眼神炙热的看向了伽利略,就像是在看一个美人一样,眼里除了渴望没有其他。
“你要对大明做出卓越的贡献,我觉得你应该先从配合黎牙实翻译你的著作《天文学概要》开始,当然在大明的这段时间,藏书馆的一楼也对你开放,二楼是机密,三楼是最高机密,只有你成为格物博士,才能上到二楼。”伽利略详细的解释了下迈克尔这次学术交流的权限。
伽利略考取了大明的格物博士,成为了天文博士和医学博士,并且积极为大明做贡献,才能进入二楼,可是三楼他也上不去,只有被陛下特别准许,才能允许进入。
只是登上二楼,他仍然可以经过复杂的流程后回到泰西,只不过携带之物,不能有格物院成果,可以用脑子记,但不能用笔记录。
成为格物博士开始,就会享受缇骑的保护,这是保护也是监视,和任何人接触,都要被保护,防止刺杀和暗害的同时,也不能向外传递格物院的消息。
一旦登上三楼,就永远无法回到泰西了。
伽利略只想努力为大明做出贡献,如果能获得大明崇古进步奖和奇功牌,就可以上三楼了,接触大明最前沿的项目了,比如蒸汽机的改良、雷电研究、蒸汽轮机、滑翔机等等。
至于回泰西,伽利略没有想过,因为神已经抛弃他了,他回不去了,他现在搞的研究,就单单一个在解刳院任职,研究人体解刳,他就会被送上火刑柱。
“突然之间感觉要做的事情有点多,五年可能不太够用,伽利略,如果我想多停留一点时间,需要做什么吗?”迈克尔跃跃欲试。
伽利略一脸笑容的说道:“或许可以成为格物院的客座博士?我会帮你的,迈克尔博士。”
“这里是科学的圣殿,你可以专心的研究科学,没必要担心宗教、经费、器械的问题,其他都是条件成熟,自然而然就会发生。”
“不必顾虑。”
“那真的是太好了,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翻译工作?”迈克尔已经迫不及待了起来。
伽利略和徐光启安顿好了迈克尔,示意他不要着急,休养好身体,到大医官做个体检后,再开始工作不迟,在不断的感谢声中,伽利略和徐光启离开了朝廷给迈克尔准备的住处。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迈克尔走不了了,就像我留在大明一样,你注意到他的眼神了吗?他看那台望远镜,就像是野心家看到了传国玉玺一样热切。”伽利略回头看了眼,感慨万千,又骗到一位,颇有种吾道不孤的感觉。
“你这个比喻有些奇妙。”徐光启闻言,虽然怪异,但是贴切。
伽利略有些奇怪的问道:“很奇怪,陛下对科学的支持,有种狂信徒般的狂热,陛下多次拨款,都被德王殿下拒绝了,徐,陛下这种对科学的狂热支持,朝臣们就不阻拦吗?”
他见过那些保守派们保守起来,是如何疯狂,无所不用其极,只为破坏学者的科学研究,但大明皇帝的行为,朝臣们居然不加纠正。
“我们大明的皇帝,总是有些奇怪的爱好,陛下花的是自己的钱不务正业,朝臣们不好上谏,就一个铁马就把他们的嘴巴堵死了。”徐光启倒是觉得不奇怪,大明皇帝要是没点奇怪的癖好,那才是奇怪。
其实格物院花的真不多,绝对没有世宗皇帝焚修花的多。
伽利略倒是觉得格物院可能是皇帝和臣子斗争的一种手段,不过这和他没关系,他只要一心搞好科研就是了。
“陛下强留迈克尔的想法,失算了,现在就是赶他,都赶不走了。”伽利略笑着说道。
徐光启和伽利略完成了皇帝给的任务,留下更多的格物博士,让大明再次伟大。
天文学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大明的牵星过洋术的完善,商船不至于在广阔大海迷航,钻研万物无穷之理,有现实意义。
而在另外一边,朱翊钧收到了一个让他有些唏嘘的消息,十七年十二月,大明的老朋友、安东尼奥的大副、卡斯凯什侯爵、剑圣马尔库斯,死于了一场刺杀之中。
这次刺杀的目标是葡王安东尼奥,马尔库斯为保护安东尼奥而死。
这场刺杀是由西班牙国王费利佩指使刺客所为,发生在辛特拉王宫中国厅的转角楼梯处。
当时马尔库斯刚刚回到里斯本,和安东尼奥讨论了在中国的一些见闻,下楼的时候,三名刺客突然掏出了火铳,瞄准了安东尼奥。
马尔库斯眼疾手快,挡在了安东尼奥的身前,马尔库斯身中三枪后,仍挡在了安东尼奥身前,为逃跑争取了时间,在人生最后时刻,剑圣马尔库斯杀死了一名扑上来的刺客,又中了四剑,在血泊中,永远离开了人间。
安东尼奥毫发无伤。
而费利佩刺杀安东尼奥的理由非常简单,葡萄牙大量抛售金债券被费利佩发现,恼羞成怒之下,费利佩发动了刺杀。
这不是费利佩第一次采用刺杀的方式,解决棘手的敌人,比如尼德兰国父威廉·范·奥伦治,就死于费利佩派出的刺客热拉尔手中。
威廉死后,尼德兰北同盟通过了《誓绝法案》,和西班牙不死不休,哪怕费利佩重新武装占领,海外也有新尼德兰,继续抵抗西班牙的残忍统治。
“刺杀不能解决矛盾,费利佩二世已经错过一次了,他又错了第二次!”朱翊钧确信,费利佩现在的确是个失控的暴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