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四十九章 环太平洋商业联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四十九章 环太平洋商业联盟 (第1/3页)

    虽然麦哲伦海峡就像是娼妓的裤腰带一样,给钱就可以进,但那都是暗地里进行,行贿受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行,本土问起来,就是从狂暴的恶魔之海德雷克海峡通行的,反正本土也不能过来验证。

    但高启愚把话挑明了说,告知了西班牙特使佩德罗,麦哲伦海峡的归属是西班牙,但大明的船,畅通无阻。

    其实这和皇帝陛下让秘鲁总督来大明的理由,是完全一致的。

    分化、加剧西班牙本土和殖民地的矛盾。

    里挑外撅可不是海岛国家的专长,大明士大夫同样非常擅长,当士大夫用一肚子的墨水去对付番夷时,番夷立刻感受到了来自读书人的恶意,有多么恐怖。

    而第二条,墨西哥、秘鲁、智利、新格拉纳达、巴西总督府开放自由贸易,这一条其实正在实现,大明的太平洋航线,每年可以前往这些总督府两次。

    去年开始,大明已经完成了在各大明馆散货,甚至连之前的税都降低了一些。

    这几个总督府的税率,和大明同步了,都是13%,以至于这些总督府,更像是大明的总督府而不是西班牙的总督府。

    固然因为西班牙本土的战事不顺,给了这些总督府胆量。

    但其实最重要的是,这些地方出产的白银、蔗糖、咖啡、棉花等等,并不能换到足够的商品,很多时候,总督府和本土之间的贸易,带着十分浓烈的朘剥。

    秘鲁总督府每年产八百万两白银,这些白银,有超过半数,是被珍宝船直接带走交换不到任何货物;

    智利总督府的硝石,更是换不到什么值钱的货物,甚至因为硝石军用,导致这些硝石还不能出口别处。

    这种朘剥的存在,在大明没有开海之前,理所当然,毕竟总督府没有办法从别的地方获得补给,但大明的帆船抵达这些总督府的时候,这种朘剥就显得格外的刺眼了。

    在漫长的殖民生活中,不可逆的本地化在发生,殖民者有自己的利益,而且不总跟本土趋同,利益分歧越来越大,一旦大明能够提供安全的保证,他们骑墙,就变得理所当然了起来。

    第三条大明和这些总督府单独签署贸易协定,费利佩和佩德罗,如果答应,代表着这些总督府彻底失控。

    这三条,一条比一条致命,佩德罗一条都不敢答应,但高启愚抓着兰奇洛特的案子,大做文章。

    这个案子很麻烦,一旦大明抓着这个案子,往英格兰合理的贩卖军用品,那费利佩的远征必然失败,别的不敢说,佩德罗一定会被砍死。

    大明可以利用万国海梁琉球,限制对倭国货物清单的禁令,但费利佩可没有万国海梁阻拦大明商船。

    佩德罗若是答应,他会死,他不答应,大明抓着这个案子不放,佩德罗也是死。

    如何让大明平息怒火,才是问题的症结。

    朱翊钧没有干涉高启愚的想法,如果没有付出足够的代价,兰奇洛特被抓了,费利佩还会派人到东方来,继续向倭国贩卖硝石,这对大明极其不利,朱翊钧让高启愚继续折腾佩德罗去了。

    大光明教大牧首马丽昂,送来了一本贺表,恭贺皇帝本人的万寿圣节,而后又送了一份礼物,大约两尺高的珊瑚,和数百枚珍珠。

    而马丽昂正在带着自由骑士团,向着巴黎进军,从大光明城,也就是塞纳河的出海口出发。

    在大帆船出发之时,马丽昂已经攻占了六个城镇,距离巴黎,还有两百里,整个过程,自由骑士团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抵抗。

    马丽昂既没有要求大明提供更多的五桅过洋船,也没有要求提供足量的硝石、火药,只是请大明皇帝赐福这次的向巴黎进军的行动。

    为这次大光明教进军提供来自先知的祝福。

    朱翊钧对巴黎的地理形势并不是很了解,但他不看好这次马丽昂的进军。

    因为大光明教在泰西的根基实在是太浅薄,即便是她的父亲,法兰西的陆军元帅是最大的支持者,但在朱翊钧看来,马丽昂还是太急了,有些被接连不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朱翊钧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进行了祝福,祝福马丽昂可以旗开得胜,一路挺进巴黎,但他同样也告诫马丽昂,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一旦失利,也可以回到大光明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即便是反对者,能够争取也要争取,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永远是斗争的主题,而且朱翊钧还特别叮嘱马丽昂,不要太过于相信贵族的承诺,因为大光明教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工具。

    大光明教没有神,只有智慧,这就注定了大光明教相比较泰西宗教,缺少了愚民的手段,贵族们的任何承诺,都要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要当真。

    这些贵族一旦发现了大光明教不能有效向下朘剥后,就会失去耐心,甚至把罗马教廷引回法兰西。

    道路必然是非常曲折的,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在书信的最后,朱翊钧再次祝福了马丽昂,愿智慧常伴左右。

    “陛下,有些跟头,不自己栽一遍,是不会引以为戒的。”冯保小心提醒陛下,这封书信,可能不会产生太好的结果,甚至被接连取胜的马丽昂,认为是一种来自东方的说教。

    接连的成功,就会蒙蔽人的双眼,让人看不清楚真实,几次三番的军事胜利,已经让马丽昂看不到失败的可怕了。

    “听就听,不听就拉倒,左右不过是一个闲棋,能有好的结果自然最好。”朱翊钧提供的帮助极为有限,而且他也不打算对马丽昂的事业过多的指手画脚,只是提醒她其中的危险而已。

    “轮换。”朱翊钧拿起了兵部尚书曾省吾的奏疏,大明各地方的海防巡检,定期轮换。

    首里府那霸港的海防巡检出了问题,才导致了硝石出现在了前往倭国的船上,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首里府轮换,长崎、吕宋、旧港海防巡检轮换,一年一小换,三年一大换,就成了解决办法。

    朱翊钧朱批了这本奏疏,这个法子可以极大的减少海防巡检的堕落。

    而另外一本奏疏,则是来自于卧马岗矿厂,这片矿场,最多的就是煤料,其次是铁铜,最后是金银。

    这片矿场俨然成为了大明进入鲜卑平原最重要的支点,三百个冒险队,从这里出发,又回到了这里,如同迁徙的候鸟一样。

    每年六月,就又到了冒险队进入鲜卑草原收皮货的时候,除了昂贵的皮草外,遍地的黑麦,也是大明收购的对象,鲜卑人甚至在墩台远侯的教育下,学会了垦荒和广泛种植黑麦来挺过严冬。

    鲜卑平原的开拓也不是一帆风顺,哥萨克人是个强劲的对手,哥萨克有四个军团,和大明一样,每年六月就会翻过乌拉尔山脉,和大明争抢皮草。

    大明是买,哥萨克人是抢,他们抢走了皮草,还要把部落所有人都杀死。

    而且墩台远侯和哥萨克人数次交战,发现他们真的非常擅长打烂仗,就是这仗越是打的稀烂,打的摇摇欲坠,哥萨克人反而能如鱼得水,整出点新花样,最终和大明冒险队、鲜卑联盟打的旗鼓相当,甚至还有所精进。

    而去年夏天七月,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