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货币问题,不能仅仅看货币本身 (第2/3页)
?
一旦大明停发了宝钞,大明在南洋的吕宋总督府、旧港总督府、元绪群岛,就会陷入统治危机。
不能片面看待问题,而是考虑全盘影响,这是陛下做决策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诸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朱翊钧等到廷臣们各抒己见后,才略显无奈的说道:“但这么超发下去,五年后,宝钞就会跟费利佩的金债券一样,轰然倒塌了。”
“朕就是看到了这个局面,才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防止宝钞和金债券一样,弄得一地鸡毛。”
朝臣们说的问题,朱翊钧在第二思的时候就想到了,甚至他想的更多。
大明停发宝钞,就要更加依赖海外白银输入,代表着大明不得不在东太商盟,对墨西哥和秘鲁总督府让利,让他们把更多的白银送到大明。补充抽掉的流动性。
朱翊钧已经不是十岁小孩了,宝钞的确是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舍得壮士断腕,大臣们不认同。
实际宝钞发行过程中,超发的杠杆真的太大了,金债券在七倍超发这个临界点,一共破产了三次,最终费利佩失去了所有的信誉。
大明跟西班牙体制不同,大明是无法承受宝钞三次破产的。
为什么朱翊钧断定会在五年内发生?这是当年王国光估计的。
理由非常的简单,大明的贵金属储备不足,更加直接说,白银不足。
这么增发下去,大明宝钞兑现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挤兑和信誉破产。
按照当年王国光在《宝钞锚定疏》里的论断,一旦准备的贵金属低于两成,大明宝钞就不可能挺过挤兑,而且这个贵金属还不是黄金、赤铜,而是白银,大明货币是银本位货币。
流入大明的白银是有数的,倭国银山一年最多450万银,墨西哥总督府承诺了200万银,秘鲁总督府承诺了450万银,环球贸易商队一年为650万银,而绝洲银矿,一年不足百万,短时间内可以忽略不计。
流入大明的白银一年只有1300万到1700万银之间,根据王国光当初的计算,即便是最乐观,大明最多流通1.45亿贯宝钞,朝廷就无法将纸钞兑现了,这已经是最乐观估计。
贫银,就是大明的老大难,也不怪金山国会对墨西哥总督府三个银山矿群,虎视眈眈了。
按照当下的一年1200万贯的规模去计算,到了万历二十五年,就正好过了这个危险线。
“停发宝钞,压力给到了朝廷,朝廷得想尽办法获得白银补充不足;不停发宝钞,压力给了万民,一旦宝钞崩塌,对百姓而言,就是天崩地裂了。”朱翊钧更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一旦宝钞这座高楼塌了,相信朝廷的百姓,多年积蓄全部毁于一旦,会造成极大的震荡,是真正的国失大信,人心启疑。
这也是自洪武之后,再没有大明皇帝胆敢轻易尝试推行宝钞的原因,其代价和后果,连皇帝都无法承受。
政治,都是取舍,代价由朝廷承受和由万民承受的取舍,朱翊钧点明了根本矛盾所在。
“先生有何看法?”朱翊钧看向了一直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装糊涂的张居正,元辅自始至终一直没有表态。
“陛下,臣觉得陛下考虑的对,臣也觉得,大臣们考虑的也没错,这听了半天,臣觉得都对,臣真的是老了,有些糊涂了。”张居正听闻陛下叫他,像是刚回过神来一样,赶忙出班俯首说道。
张居正是装糊涂,不是真糊涂,他说了一段看起来模糊的话,但其实态度也很明显了,在皇帝需要他支持的时候,他这么闪烁其辞,其实就是态度鲜明。
他不认同停发,不认同将钱荒的压力,完全压在朝廷的头上。
他更加认可申时行的看法,宝钞这东西,不完全跟贵金属彻底绑死,可以锚定在更多的、更具体的军力、土地、粮食等等之上,也就是大明国力之上。
张居正其实想说:只要能买到柴米油盐肉蔬等物,连精纺毛呢都可以当货币用,万历维新以前,行贿都用盐引,开中盐法都败坏了,盐引能照样当钱用,因为盐引真的能换到盐。
货币问题,有的时候不能仅仅看货币本身,而是看经济,只要大明还在从海外获取源源不断的原料、丰厚的利润,大明宝钞就绝对不会崩溃。
陛下有点过于在乎白银了。
“行,今年就照例发行吧,但是这五年内,不能再额外超发了。”朱翊钧听明白了张居正的意思,也没端着,最终同意了大臣所请,他收回了成命,继续发行宝钞。
不就是一年1200万贯吗?发!
要么不发,要么照旧,这件事是不能折中的,朱翊钧选择照旧,是因为大臣们没有一个支持,他就是强压下去,也是很难推动。
“陛下圣明。”群臣再拜齐声说道,各自归班。
朱翊钧其实想清楚了,哪怕是黄金宝钞,真的学了金债券破产了,损失的更多的是他这个皇帝本人的信誉,而非朝廷,朱翊钧之所以这么认了,是他的信誉的确坚挺,承受得起宝钞破产的冲击。
而且,情况并不一定会恶劣到金债券那种地步。
毕竟大明宝钞的锚定物不只是黄金,还有货物,和金债券还是有极大的区别,朱翊钧担心的问题,并不是一定会发生。
甚至只要皇帝、朝廷们能做到,不再进一步超发,朱翊钧所担心的爆雷问题,发生的可能比较小,万历维新越成功,发生的可能就越小。
不想让黄金宝钞这个天雷炸了,把大明炸的四分五裂,那只能一鼓作气、一以贯之的走下去,让大明再次伟大,让大明持续伟大。
“陛下,顺天府丞杨俊民在蓟州破获了一起邪祟案,是白莲教闻香堂,抓捕了若干教众,这里面比较特殊的是,他们供奉的画像,是…陛下的画像。”刑部左侍郎张国彦出班奏闻了一件事。
张国彦说的时候,自己都有点绷不住,这些教徒,好大的胆子。
邪祟案,一般不会直达天听,但这个案子特殊在,皇帝陛下的画像被供奉了起来,这就让刑部上下如临大敌,仔细稽查清楚了缘由。
白莲教的主张是:教中所获资财、悉以均分;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等平均、互相助。
陛下进行还田,不就是在等平均互相助吗?所以这个闻香堂,就挂起了皇帝的画像供奉,闻香堂多数都是北方农户,而这些农户给皇帝上香,祈求大明还田令,能够早日在北方推行。
宗教和政治不分家,在人类历史多数时间里,宗教和政治,更像是一体两面,谁都离不开谁。
当等平均、互相助这件事,皇帝真的在做的时候,那自然有人供奉祭拜。
朱翊钧看到了那副画像,被两个小黄门拿在手里。
画的非常像,草原上有很多圣天子的画像,显然这闻香堂供奉的画像,可以肯定是临摹的草原圣天子画像,只不过又结合了真武大帝转世的故事,进行了进一步的艺术加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