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去北平,见不到先生 (第1/3页)
灯火渐灭,只留数盏。
朱标跟着朱元璋走出了武英殿,同时望向夜空。
风带着些许清凉扑在手面上、脸上,让燥热了一天的人倍感舒适。
朱标揉着发酸的手腕,开口道:“父皇,朝廷毕竟答应了山西移民百姓,免五年税赋,三年徭役。即便是顾先生前往,这事也不好办吧?”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自信地说:“这不是你需要操心的事,他总是个有法子的人,能做到两全其美。再说了,移民花了那么多钱粮,你以为这笔钱是白花的吗?落到百姓手里,那就是人心。”
“治理江山就是如此,只要人心在皇室,在朝廷,那就没什么困难不可克服,没什么敌人不可战胜。倒是你,与太子妃可不要闹僵了,让孩子夹在中间反而成了受罪之人。”
朱标皱眉:“父皇,太子妃只是最近身体不适,儿臣这才——”
“是身体不适,还是其他,你心里清楚。”
朱元璋板着脸。
常茂毕竟是常氏的弟弟,一家人,现在常茂死了,她即便是再明事理,也不可能当做什么事没发生过。
朱标不知如何回话。
朱元璋迈步走了一段路,见朱标还跟着,不由问道:“你是不是该回东宫了?”
朱标这才发现走错了路,赶忙行礼:“儿臣告退。”
朱元璋看着心神不宁的朱标,叹了口气:“家和万事兴,你是太子,若是家事不顺,处理起政务来也难顺。罢了,你去告诉常升,明晚三更前往锦衣卫镇抚司,若是常家能取得他的原谅,朕看在开平王的份上,再给他常家一次机会!”
朱标面带喜色。
常氏毕竟是枕边人,他的弟弟被父皇给弄死了,虽然名正言顺,常茂也是罪有应得,可常氏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做不到冷血无情。多少宽慰的话都没用,毕竟现在的常家,连个撑门面的人都没有,这一脉若是毁了,那常氏百年之后如何面见开平王?
当下唯一能让常氏放下的法子,就是保住开平王这一脉的爵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