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任务开始,头顶贯穿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4章 任务开始,头顶贯穿伤! (第2/3页)

就知道了。

    六百三十米距离,八五狙,还有人质,目标还还是无规则移动…不到万不得已,指挥官不会进行如此高风险的决策。

    不过,李修能理解,毕竟人命关天,虽然有方国强担保,但列兵军衔说服力还是不够,而且没有任务经验是硬伤。

    而且,不说别的,这不老方也坐了冷板凳?

    很快压下杂念,李修专注于事件本身。

    虽然武装罪犯挟持人质数量很多,但解救任务并非无法完成的任务。

    科学研究表明。

    人在应激状态下,会有大脑的短暂功能障碍。

    这种应激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巨大的惊吓,死亡前的恐惧,甚至甜蜜的爱情…

    没有经过锻炼,这种短暂的功能障碍会持续三秒以上,甚至有十秒左右的反应期,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出现‘断片’,神经反馈敏感度降低。

    当然,并不是说大脑一定会是空白的,当大脑高度兴奋时,身体内分泌系统会提前分泌某种激素,就会抑制这种应激状况。

    比如已经处于对峙阶段,武装罪犯已经开始拿起人质当作谈判手段,这时候大脑高度兴奋,应激过程减弱。

    总之,这三秒,将会是人质解救的黄金三秒。

    而如果狙击组与突进组能够在三秒内高度协同性完成各组任务,理论上来讲三秒内同时击毙所有武装罪犯,那么作战任务也就成功了。

    当然,三秒,对于一般人来说很短,但对李修来说,也不算短了。

    能让他在六百三十米处发射三发子弹。

    …………………………

    夜…越来越黑。

    但指令,却是一道一道不停发出。

    随着越野车距离伏击点越来越近,

    中年干部表情严肃。

    队伍协同一致起来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因为是六辆越野车,还有人质在车上,因此什么时机进攻都必须协调。

    得参与任务的所有人同时都有良机才行。

    虽然说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击毙各自的目标,但也要在三秒内。如果三秒内没反应过来,行动转变为对峙阶段,人质危险性会几何倍增。

    那就并不是中年干部想看到的了。

    黑山,鬼喉咙。

    位于联合作战小组伏击位置前一百米处。

    没错,此处设置了狙击组伏击,但不完全是狙击组,也有一部分突击组。

    这也是要考虑烟雾弹,如果武装罪犯真的准备用烟雾弹缩小阻击纵深,那就必须要对战术进行调整。

    如果没有烟雾弹,这里是完美的位置。

    一百五十米范围,以狙击手们的准头,射中直径3mm的火药线不在话下。

    更不用说武装罪犯们的头了。

    如果有…那么就必须重新考虑伏击点。

    一百米后的一小段相对平坦,但两边却突然有些凹起的的路段入了中年干部的眼。

    此处狙击阵地的位置比起鬼喉咙那种地形次一点,但也算不错,毕竟万事万物不能十全十美。

    在此处设置伏击点,能与前一小股伏击小组包夹。

    …………

    此时,武装罪犯已经逐渐靠近鬼喉咙。

    汇报声与反馈也源源不断。

    “报告:一号目标位置良好,随时可以行动,请求指令,完毕”

    “报告:二号目标位置良好,随时可以行动,请求指令,完毕”

    “报告:三号目标射界出现障碍,人质与目标贴靠极近,射击路径重合,完毕。”

    ……

    “报告:突击组三号待命中,位置完好,能够完成火力掩盖下的抵近射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