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伦敦大学系的失势 (第2/3页)
由于莱昂内尔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跳楼价,所以亚瑟才“狠心”拿下。
但这次买车,亚瑟不仅拒绝了布鲁厄姆勋爵主动提出的八折,甚至还一次性订了三辆。
这不仅仅是出于师生情谊,更多的,或许还是由于亚瑟能掏点钱让恩师心情舒畅一点。
因为就在昨天,新一届墨尔本子爵内阁名单正式在《伦敦公报》上刊出。
在这次的内阁任命当中,大多数内阁大臣的任命都延续了去年墨尔本内阁的名单。
但遗憾的是,布鲁厄姆勋爵的名字却不在这一行列。
更奇怪的是,首相墨尔本子爵也没有任命其他人接替布鲁厄姆勋爵,反而是将大法官的职位空出。
布鲁厄姆勋爵没有被罢黜,没有卸任,也没有提拔,而是,直接消失了。
事实上,在《伦敦公报》刊发前的那个夜晚,亚瑟就已经从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那里得到了风声。
只不过那时候,他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觉得墨尔本可能只是太过犹豫,所以才没有立刻任命大法官人选。
可等到第二天,他看到那份印着“暂缺”字样的正式任命通知时,他才意识到,这并不是来不及,而是刻意为之。
墨尔本子爵就是想要雪藏布鲁厄姆勋爵和以他为代表的伦敦大学系人马。
他之所以现在不任命大法官,只不过是担心这时候派其他人接替布鲁厄姆勋爵,很有可能会引起党内激进派的反对声浪。以布鲁厄姆勋爵的性格,他现在年富力强,直接把他换下来无异于羞辱他,到时候把他惹毛了,他是真的有可能带着他那派人马叛出辉格党的。
可是,如果任命布鲁厄姆上台的话……那影响说不定更坏。
因为布鲁厄姆勋爵在奴隶制、爱尔兰教会问题上始终不愿改变政见,再加上脾气桀骜、能言善辩,所以在党内树敌颇多,并且很不受国王的喜欢。不论是党派分裂,还是国王暴怒,显然都不是墨尔本想要看到的。
正因如此,现在把大法官的位置空出来,便成了最稳妥的办法。
先私下里派人去和布鲁厄姆说尽了好话,给他画个饼,安抚好他的情绪。
然后,等到所有人都把布鲁厄姆忘了的时候,那墨尔本就可以大大方方的派上心腹人物了。
虽然亚瑟并没有看到墨尔本子爵的路线图,但他笃定,最后事情的发展八成会变成这样。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驻俄大使达拉莫伯爵并没有因为这次内阁名单变化受到冲击,不过亚瑟觉得这多半不是因为墨尔本子爵手下留情,而是因为英国外交体系一直以来都更倾向于维持驻外使馆的人员稳定。
况且,单独拿下一个布鲁厄姆或许还能掩人耳目,要是再把达拉莫伯爵也一并拿下来……
那这不就成了:达尔文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辉格党步步紧逼,这也就搅得亚瑟不得不主动向托利党一侧靠拢。
毕竟他现在手里能打的牌本就不多。
虽然维多利亚是他的王牌,但这张牌的费用实在太高,而且要等到几年之后才能解锁。
现在就急着翻开的话,很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而另一边,伦敦大学教务长的身份在布鲁厄姆勋爵失势之后,不仅严重贬值,而且还很容易变成靶子。
因为亚瑟最近已经频繁听到伦敦大学很有可能要与国王学院进行合并,组成全新的伦敦大学的消息了。
伦敦大学正式获颁皇家教学特许状是在四年前,当时由于时任大法官布鲁厄姆勋爵的极力坚持,再加上议会改革风浪涌起,并且伦敦大学还有亚瑟·黑斯廷斯这个示范性的标杆人物,最终才让托利党和辉格党达成妥协,正式让伦敦大学取得了颁发学位的资格。
但是四年后,情况显然出现了新的变化。
伦敦大学这个昔日的辉格党前进基地如今被当成了烫手山芋,辉格党对伦敦大学的支持在墨尔本子爵上台后出现了显著动摇。与之相反的,为了讨好国王,平息威廉四世的怒火,团结辉格党内的各个势力,墨尔本子爵打算在部分他从前就不认同的方面向王室做出让步,譬如:对待平民教育和奴隶制度的态度。
而合并伦敦大学和国王学院显然就是一个必要且一举两得的牺牲。
因为保守派当初成立国王学院的初衷,本就是为了在大学教育上抗衡伦敦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