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五章 警察沙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五章 警察沙皇 (第3/3页)



    当然了,在没有见面之前,亚瑟也不能排除霍布豪斯比起职务更看重1000镑退休年金的可能性。

    相较于亨利·霍布豪斯,查尔斯·肖带给亚瑟的疑惑更大。

    别看他是个陆军准将,但肖的提拔路线在陆军当中颇有些非主流的意味。

    肖进入军队的时间其实相当早,早在1813年,他就通过捐官进入了52团第2营服役,当时该团的第1营正跟随威灵顿公爵参加半岛战争,第2营则主要是为第一营提供训练和补充兵员的。

    肖在第2营训练了一年,才终于等到了出征的机会,他当时以准尉的身份跟随托马斯·格雷厄姆爵士远征荷兰,并参与了灾难性的贝尔根奥普佐姆围攻战。在这场战斗结束后,肖所属的52团第2营就被派往安特卫普驻守要塞,并在那里一直守到了战争结束。

    而在拿破仑百日复辟的消息传来后,肖本以为自己这回终于能大展拳脚了,结果他又被分配到了押运行李前往布鲁塞尔的任务。当他匆匆忙忙完成任务,并急不可耐的赶回滑铁卢,要求将自己编入52团第1营参加战斗时,结果却被上级严厉申斥,要求他跟随第2营返回布鲁塞尔待命。

    结果,就是因为这个决定,他遗憾的错过了那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在圣让山爆发的经典一战。

    约翰·科尔本少将指挥下的52团第1营与71团第1营及95团通力合作,抵挡住了拿破仑的最后一击,他们从正面击溃了法兰西帝国最骄傲的帝国近卫军,打出了“近卫军后退了!”的名场面。

    对于一名军人来说,不论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青史留名的角度看,错失这样的机会都是致命性的。

    果不其然,由于他的不赶趟,直至战争结束,肖都再没碰见一次露脸的机会,而他的军衔也停留在了准尉。

    而在1816年52团第2营解散后,肖被列入半薪待命的军官行列。

    之后几年,不死心的肖又跑去布伦瑞克的卡罗林姆学院军事系念了几年军校,期间又去柏林观摩过普鲁士军队。回国之后,他又回到苏格兰家乡,在爱丁堡大学读完了法学,并老老实实的做起来葡萄酒的进出口生意。

    按照常理来说,肖的这辈子估计也就这么过去了。

    但葡萄牙内战的开打却又让肖看见了重回军事生涯的一线希望,他果断加入了支持葡萄牙小女王玛丽亚的英国志愿军,并如愿以偿的在葡萄牙大展拳脚,而之后的西班牙一战又帮助他顺利实现当将军的梦想。

    如果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肖的励志故事确实很能鼓舞人心。

    但是这些事落在亚瑟的眼里,那就怎么瞧都感觉不是滋味儿。

    因为无论是葡萄牙内战还是西班牙内战,向这两个国家派遣志愿军都离不开外交部的暗中支持,也就是说,肖的发迹与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奉行的外交政策是无法分割的。

    正因如此,亚瑟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同僚自然存了些疑虑。

    众所周知,警察都是很单纯的,都是为了为国尽忠而生的。而军人,则更是如此。

    虽然亚瑟毫不怀疑查尔斯·肖将军对于不列颠祖国的忠诚,以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行的端做得正。但是他却很怀疑在那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上,查尔斯·肖会受到多少来自帕麦斯顿的影响。

    尤其是在警察委员会这么重要的部门上,亚瑟很清楚,辉格党就算想收买他,也不可能打算让他吃独食。

    霍布豪斯是内务部的老秘书,他的职业生涯都是在托利党执政时期度过的,考虑到他枢密院顾问官的身份,因此他的任命多半是圣詹姆士宫的授意,也就是威廉四世的意思。

    而亚瑟的任命,一个是因为他的警务专家身份,另一个则是为了拉拢他这位与未来女王关系密切的老师,最后可能还有一些安抚布鲁厄姆勋爵和达拉莫伯爵等伦敦大学系人马的考虑。

    如此一来,留给辉格党安插自己人的位置也就只有一个了。

    那么,如果这个辉格党的自己人不是查尔斯·肖将军,那还能是谁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