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校园明星 (第2/3页)
。水彩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对于现实的精准还原,但画的再如何精巧,论透视,论光影,论造型的精确程度,在几十欧的二手电子相机咔哒一响之前,都是无力的。”
“整个写实风景画似乎一并在这样的响声面前,陷入到了强烈的存在主义的危机之中。它们为什么还要存在,它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罗伯特回想着他和顾为经此前的对话。
罗伯特忍不住总是想把“顾为经”和“戴克·安伦”两个人放在一起悄悄的比较。
这两位都是同一家画廊的签约画家,都在同一家博物馆举办过个人画展,职业生涯因为马仕画廊而交织在一起,甚至在艺术行业里的“地位”也都相差仿佛。
顾为经一炮打响,风头正盛。
戴克·安伦也曾经风光过,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更有着顾为经所没有的超过十年时间的市场沉淀。
他们两个也是罗伯特所采访过“地位”最高的职业画家。
甚至。
见面后的带给罗伯特的第一印象都差不多……实话实说,不算好。
起码都算不得“惊艳”。
无论是见到戴克·安伦,还是见到顾为经,一开始罗伯特都有一种“光环褪去,大失所望”的感受。
想想看,戴克·安伦,艺术的超人。
MAN!
Superman!
只要把内裤外穿,带上红披风。一只手能拖起空中女王波音747,另外一只手能扶正比萨斜塔,两只手一起能推着地球倒着转,还能站在纽约摩天大厦的楼顶月牙天……呃,好吧,最后那个串台了。
但凡有胆子叫这个外号的人,他到底得有多酷啊。
罗伯特是抱着觐见的心态去的,结果酒店房门一开,出来一个胡子拉碴,既憔悴又疲惫的中年大叔。
而这次,则是顾为经。
对方是人生中所出售的第一张作品,就卖出了101万英镑的人。
他的起点就是很多一线画家的终点。
这种有特别意义的重要作品的价格肯定不能代表他的真实作品均价,除以十,如果顾为经最后的普通中尺寸的作品,能卖到几万美元——这也相当于一些双年展的金奖获奖作品的价格。
更别提,对方个人经历的传奇性。
是他发现了那张传说是《油画》杂志所纪念的K.女士的作品,是他卷入了那场轮船的劫案之中。回来以后,伊莲娜女士把《油画》艺术总监的职位辞了,成为了他的个人经纪人。
有小贼连夜打破了窗户,跑过来偷走了他的作品。
有一百家媒体想要采访他,NBS电视台想要为他拍摄一支个人纪录短片,结果全部都被不留情面的拒绝了。
想要见到他一面,可能比见苏菲·玛索一面,更加困难。
罗伯特一直觉得,这人得有多酷,得有多霸道啊。
所谓的狂霸酷炫拽,自当如是。
想象里,罗伯特以为这家伙一定超有个性,怎么也得是穿个带链子的大皮衣或者油蜡夹克,配上潮牌定制款的裤子,墨镜足足能挡住半张脸,喜欢45度昂起头看着天,张嘴就是济慈、拜伦、黑格尔,如同灿烂的星一样辉煌耀眼的人。
这样的艺术家,即使混在一大群人之中,他也应该第一瞬间就感受到对方那种卓尔不群的气质。
事实上。
罗伯特是原地愣了两秒,才在刚刚的那一大群学生里,找到了顾为经。
看上去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
既不三头六臂,又不桀骜不驯,完全没有那种无法掩饰的王霸之气,笑起来也是浅浅的,看上去就是那种有一点点羞涩且内向的年轻学生而已。
看上去,刚刚那个凝视他的时候,眼睛亮的像是燃烧的火炬,把他训练得像是自动道歉机似的校方老师,都要比顾为经更加贴进罗伯特脑海里想象之中的“顾为经”的样子。
然而。
仅仅在这里坐了半个小时。
罗伯特就意识到,他会被其他同学像是围绕明星一样,围拢在他的身边,眼神里甚至有着可以称之为崇敬的色彩,应该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