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1章,专砸日寇脑壳 (第2/3页)
路到达英德前线。双方的交战区域,就在这边。
“轰……”
“轰……”
隐约听到炮声。
都是75毫米山炮的爆炸。
“专员大人!”
“你好。”
张庸和陶柳握手。
对方是62师的师长。陶广的堂弟。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样的现象,在国军里面很普遍。
但凡是有点派系性质的部队,裙带关系都很严重。
裙带关系是双刃剑。有好有坏。就看如何取舍了。
和62师对峙的,是日寇的29师团。三联队师团。重武器只有75毫米山炮。
目前,日寇是处在进攻状态,试图越过英德北上。
“轰……”
“轰……”
双方的75毫米山炮互相对轰。
感觉日寇的炮弹挺多。轰炸力度很密集。看来,日寇海运挺方便的。
行,那就比拼一下,看谁的炮弹多。
安排送货。
直接将155毫米法制榴弹炮送来。
75毫米没意思。要用就用大口径的。将鬼子轰的死去活来。直接升天。
当然,补充部分的75毫米炮弹也是必须的。
此外,还有其他炮弹也要。
“余长官!”
“到!”
“立刻用最快的速度修复铁路。我要运输武器弹药。”
“好。”
张庸的计划很简单,打到哪里,铁路就通到哪里。
有铁路运输武器弹药,还有人员装备,那是快捷多了。而且,运输量还可以很大。
一趟火车,十三节车厢,就能送来上千万发子弹。
还有炮弹什么的,也可以用火车大量的输送。然后前线可以使劲儿的造。
看看天色。差不多是傍晚了。
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但是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
五月份,在岭南,算是初夏。一般都要七点钟才完全天黑。所以,战斗不能停。
“突突突……”
“突突突……”
拖拉机拉着十二门155毫米榴弹炮过来了。
一次就送来十二门。是准备沿着铁路一路向南。完全没有什么奇袭。就是一路强攻。
沿着铁路,一路攻击前进,直到拿下广州。
“好!”
“好!”
余汉谋高兴了。
果然,还是要专员大人亲自下场啊!
你看,专员大人一来,连155毫米榴弹炮都有了。日寇拿什么阻挡?
当即安排炮兵操控。然后放列。轰击。
当然是张庸负责提供日寇的阵地参数。
“轰……”
“轰……”
一枚枚沉重的炮弹落在日寇阵地当中。
剧烈的爆炸,将一个个的日寇撕碎。日寇阵地被炸出一个个的大坑。
日寇的各种武器装备,还有物资,全部被粉碎。残骸飞溅到处都是。
步兵炮,碎!
迫击炮,碎!
重机枪,碎!
炮弹落下之处,全部都是日寇的要害。
顷刻之间,日寇阵地,就是一片狼藉。各种大威力武器,率先被摧毁。
“八嘎……”
“这是大口径重炮啊!”
“该死……”
“华夏人调来了十五厘重炮!”
“可恶……”
日寇指挥官顿时傻眼。
要命啊……
华夏人来的这么凶猛。
无声无息的,居然就将155毫米重炮调来了。
这还怎么打?
野战工事根本挡不住155毫米炮轰啊!
一发155毫米炮弹落下来,即使是有两层圆木防护,也会被炸开。
大部分的战壕,挨上一发炮弹,都会损毁严重。
仅仅十几分钟的射击,前沿阵地就已经被荡平。
日寇一个中队,基本伤亡殆尽。
后方的步兵炮、迫击炮,也基本上被准确摧毁。
急急忙忙的向上司报告。
“轰……”
“轰……”
炮声逐渐猛烈。
落下的炮弹数量似乎更多了。
日寇:……
不会吧?
难道又有新的155毫米重炮投入战场?
最⊥新⊥小⊥说⊥在⊥⊥⊥首⊥发!
晕……
还有完没完……
还真是猜对了。
这是第二个重炮团投入战场了。
一个重炮团,只编制十二门155毫米重炮。但是卡车很多。
系统提供的卡车,终于是派上了大用场。就是配套重炮团使用。可以有效的拖拽155毫米榴弹炮。
“轰……”
“轰……”
继续轰击。同时延伸射程。
国军步兵猫着腰,开始占领被轰炸过的阵地。
残存的日寇已经所剩无几。雷达地图显示零零星星的红点。估计是被震晕没死的。
果然,步兵轻松占领。然后继续前进。
“砰!”
“砰!”
断断续续的枪响传来。
是在肃清残存的日寇。
“八嘎!”
“杀叽叽!”
“杀叽叽!”
两侧的日寇试图包抄上来。
张庸命令75毫米山炮调转炮口,专打日寇步兵。
“轰……”
“轰……”
密集的炮弹落下。
有充足炮弹以后,国军山炮也是敞开打。
虽然对坚固的防御工事没什么破坏力。但是,杀伤日寇的步兵,却是轻而易举。
借助雷达地图的指引,炮弹是指哪打哪。大部分的炮弹,都准确落在日寇当中。
“啊……”
“啊……”
从两侧涌出来的日寇纷纷被炸碎。
一团团爆发的火光,宣告日寇的末日到来。
然而,残存的日寇继续向前冲。试图封堵国军打开的缺口。
“它们……”
“疯了……”
余汉谋从望远镜里面看到。
必须承认,那些日寇真的非常疯狂。完全不在乎伤亡。
一群一群的向上冲。前面的倒下,后面的继续。哪怕是尸横遍地,始终都没有退缩。
“这样挺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