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53章,交换俘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53章,交换俘虏 (第1/3页)

    黑夜。

    两队SB2轰炸机静悄悄的出动。

    它们从长沙机场起飞。向汉口方向飞行。张庸负责远程遥控。

    既然要造势,必须要出动轰炸机啊!

    不但要出动,还要频繁的出动。白天也要出动日寇在汉口周围部署了大量的防空武器。但是外围就没有那么多。

    轰炸外围?

    先打弱敌?

    不。要炸就炸最强的。

    务必将汉口的机场,还有码头完全瘫痪。

    没有码头,日寇的重武器就无法顺利的装卸。只有步兵能够上岸。

    凌晨三点。

    轰炸机编队到达汉口上空。

    按照张庸的指引,对多个码头实行混沌轰炸。

    什么叫混沌轰炸?

    就是知道大概坐标。不太准确。

    他张庸没有亲自带队,目前只能做到这一步。

    「投弹!」

    「是!」

    「咔嘧!」

    「咔喀!」

    一颗颗凝固汽油弹落下。

    很快,地面就爆发出大团大团的光芒。

    黑夜被照亮。地面目标逐渐变得清晰。

    三架霍克-3战斗机降低高度,努力辨别轰炸效果。

    「通通通—」

    「通通通」

    有零星的日寇高射炮开始还击。

    但是霍克-3战斗机继续降低高度,一直到五百米左右。

    终于是看清楚地面目标。然后拉升。

    随后,向轰炸机编队通报。修正参数。再次进行高空轰炸。

    有地面熊熊燃烧的火光作为参考,后续的轰炸就容易多了。

    「轰隆隆—」

    「轰隆隆」

    一颗颗沉重的凝固汽油弹落下。

    更多的火球爆发。然后整个码头都陷入一片火海当中。

    码头堆放的大量杂物被引燃。还有码头附近的建筑物,也同样被引燃。火光冲天。

    「八嘎—

    「国军是真的要反攻吗?」

    「可恶——」

    吉本贞一觉得自己真是苦命。

    摊上这个11军的参谋长。一直都处在痛苦的漩涡当中。

    之前,出动五个师团,偷袭宜昌。本来想要一击致命的。结果最后颗粒无收。还遭受惨重损失。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就罢了。最多就是补充部队,以备再战。

    可是,有陆陆续续的情报到来。说是国军正在筹划反攻汉口。组织者就是张庸。

    这个家伙完全没有保密的意思。已经公开扬言。

    所有的国军都已经知道。

    他们为此展开针对训练。

    甚至,连进攻的日期都定下来了。就是7月7日。

    对于华夏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他们将其标记为全面抗战爆发三周年。

    是真?

    是假?

    吉本贞一暂时无法判断。

    按理说,这种公开扬言,应该都是假的。

    兵者,诡道也。

    谁会傻乎乎的告诉你真正的目的?

    任何的军事行动,在真正实施之前,最重要的就是保密。

    然而·

    对手是张庸啊!

    这个家伙的脑子是完全不正常的。

    万一这个家伙是反其道而行之。说打就真的打呢。不能冒险啊!

    「轰隆隆」

    「轰隆隆—」

    码头方向的爆炸声继续传来,

    看样子,张庸确实是来真的。码头被轰炸的很惨。

    汉口的码头和机场,一直都被张庸死死的威压着。

    除非是帝国航空兵愿意付出沉重的代价,和张庸硬拼,否则,这种局面是无法改变的现在的问题是,帝国航空兵不愿意。大本营也不愿意。

    在华夏的战事,越来越痛苦。

    入不敷出。

    代价高昂。

    就好像之前的战斗,死了那么多人,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冈村宁次被撤职,不是能力不行。是大环境使然。大本营已经不愿意在华夏继续发动大规模的行动。

    与其辛辛苦苦的啃骨头。不如去舒舒服服的吃肉。

    肉在哪里?

    当然是东南亚了。

    那边有石油,有橡胶,啥都有。

    相反的,华夏只有一点煤矿和铁矿,利益产出太低了。

    来见园部和一郎。

    报告相关的消息。

    「参谋长,你的不用紧张,这是华夏人的阴谋诡计。」

    「系!」

    「他们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并不会发起真正的进攻。」

    「为什么?

    「蒋某人不舍得将自己的老本都打光了。」

    「这—」

    「你的情报显示,所有出动的,都是蒋某人的嫡系军队。光是这一条,就说明不可能发起真正的攻击。」

    「系!」

    「蒋某人非常擅长保存自己的实力。如果是真的发起进攻,一定会用其他派系的部队打头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