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4章,香月清司的工作总结 (第3/3页)
「我是张庸。督察专员张庸”
「啊,专、专员员大人”
对方显然愣住了。
没想到居然是专员大人来电话。
在语无伦次的同时,可以清楚听到板凳摔倒的声音。
应该是条件反射的站起来,往后退,然后将凳子撞翻了。周围也有一些杂乱的声音。
张庸:
其实没必要那么惊讶。
我就是找你们军长问一点点事情而已。那么紧张。
一会儿以后,池峰城接电话了。
「专员大人。」
「你的电报是怎么回事?感谢我什么?」
「专员大人,你成功的调走了日寇的五十二师团,徐州北面的防务就空虚了。「
「五十二师团?」
张庸表示自己不知道这回事。
是我调走的吗?
没有人跟我说。
难道是调来天津卫?
但是空指部地图没显示。
查看。
徐州北部—·
哦,兖州车站有75毫米山炮这就是日寇的52师团吗?要从充州乘坐火车来天津卫?那么遥远「是的。它们要去收复天津卫。」
「原来如此。」
张庸暗暗皱眉。哪个日寇指挥官如此天才?
从那么遥远的充州调集部队过来?
附近就没有日寇部队吗?
舍近求远—
不过也好。
将日寇从徐州附近调走。减少日寇在徐州附近的兵力。
眼下,第五战区正在逐渐蚕食徐州周围的日寇据点。按照他张庸的建议,一点一点吞噬,不求快,积少成多。
日寇现在调走一个师团,那第五战区的兵力就更加充裕了。
果然,牵一发动全身。
自己在天津卫搞事,居然支援到了遥远的徐州。
好事。
继续搞大一点。
「对了,专员大人,我有一个小小请求——」
「说吧。」
「我们西北军以前还有一些散落的兄弟,也想去天津卫加入国军—」
「来吧!热烈欢迎!」
张庸爽快的答应。心想,这应该是池峰城的真正目的。
西北军以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但是现在已经被拆散的七零八落。只剩下晋绥军还算完整。
但是晋绥军经过阎老西的强化,和昔日的西北军,已经有很大差别。
而且,晋绥军里面的绥,又被那位姓傅的分解出去,和阎老西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其他的西北军,都是散修。走到哪算哪。宛若浮萍。
说是散落的兄弟,谁知道呢?
但是没关系。只要来了,就是抗日武装的一份子。
「谢谢!」
「不用。」
闲聊两句,张庸终止通讯。
歪着头想了想。模糊的想到一些什么。但是又不是很清晰。
「报告!」
又有参谋到来。
送来一份电报。
「谁的?」
「报告专员大人,是74军副军长施中诚的。」
「他?」
张庸再次意外。
他当然认识施中诚。王耀武的副手。
原来是57师的师长。后来单纯担任副军长。主要负责后勤兵员补充。
说白了,就是暂时靠边站了。回去黔省独山,负责给74军招募兵员。
「给我。」
「是。」
张庸拿过电报。
发现上面的内容语焉不详。
居然提到了胞妹施剑翘。以及当年的一些隐晦事。
但是又没有明说。看得有些糊涂。
满腹疑惑。必须找人询问。正好,陈宫澎回来了。
「过来!」
「是。」
将陈宫澎叫过来。
当年是施剑翘刺杀孙传芳,就是在天津卫。
后来审判,好像也是在天津卫。具体不详。
那时候,他张庸还是力行社特务处的一个小透明。这种高层秘辛,当然没有他参与的份。
但是没想到,事情都过去好多年了,现在又翻出来。
「你先看看。」
张庸将电报递给陈宫澎。
当时,控制平津地区的就是二十九军。
这件事,二十九军的高层,绝对是清楚的。陈宫澎估计也知道。
果然,陈宫澎看完以后,缓缓说道:「又是子虚乌有的传言。」
「什么传言?」张庸好奇。
「日寇一直谣传,孙传芳战败以后,隐藏有大量财富。」
「真假?」
「假的。我们已经反复探查过了。绝对没有。」
「哦———·
「孙传芳寓居天津卫,平时深居简出,很少和人来往。日寇想要拉拢他,他直接用哭丧棒将日寇打出门口。日寇于是看他不爽,于是背后造谣,毁坏他的名声。」
「哦—」
张庸点点头。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好像早期的北洋大佬,确实没有谁投靠日寇的。现在的汉奸头目在当年,都是小杂鱼。
这个施中诚也真是的,捕风捉影,估计是想要讨好自己。
他不想继续做无权无势的副军长。想要做一个有权实职。
从这个角度理解,就很简单了。
后来王耀武卸任,确实是施中诚接任74军军长。
在施中诚后面,就是张灵甫。
但是张灵莆无法服众,然后在孟良被围观了。
摇摇头。
将这些杂事暂时放下。
「都准备好了?」
「对。」
「那就出发!」
张庸摆摆手。下令坦克和重炮出动。
虽然是单纯的破袭铁路。但是,也要出动坦克和重炮。
万一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呢?
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