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三年之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三年之后 (第2/3页)

往前拍瓜了。小宝拍过的熟的瓜要做好记号,等有钱的老爷们来了,就摘了去,家里能卖好多钱。

    卖了钱,给小宝买糖人,买糕糕!

    不行,不能都卖了!小宝爱吃,要留这么多这么多,给小宝吃。小宝比了个手势,直了直身子,往瓜田里看了看,一会就跟祖母说,要藏起来一屋子的瓜给小宝吃,给哥哥姐姐们吃。

    咦,哥哥姐姐们去哪了?哦,在那边,哥哥姐姐也在拍瓜。嘻嘻。

    小宝拍瓜拍得欢快,就听咕噜咕噜的板车声,忙站起来,扭着小身子看去……

    “曹公公,您来了。”耿氏忙走过去打招呼。

    “哎,老太太,忙着呢。”曹厝看着这一大片西瓜,眼睛都笑眯了起来。

    前些天,林家送到行宫几个早熟的瓜,刀才落到瓜身上,还没往下切,那瓜就自己开裂了,皮薄无籽,红色的瓜瓤像红宝石一样惹人心醉,吃一口甜如蜜,沁人心脾。

    好瓜!

    他在宫里也是吃过西瓜的。但那都是贡品,各宫主子好心,才会分下一两口给宫人,他能吃到多少?

    宫里的皇上娘娘都不能肆意吃。

    如今好了,他切了一半,捧着,用勺子挖啊挖,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本来就苦夏,吃上一口瓜,那真是跟琼桨玉液一样。

    要不是有方二那个大胃王在,他一个人还能多吃几口。

    “这瓜都熟了?”

    早两天林家就往行宫里递了消息,说今天可以摘一批了,他急忙往京里递了消息,铺子那边就派了人来了。

    “今天估计能摘几车。”耿氏说着看了一眼曹厝旁边的几个人。

    “这位是京城齐雅铺子的二掌柜,听说今天瓜能摘了,特特带了人来。”

    夏至大祭的时候,来谒陵的京城达官显贵听说了皇陵这边竟种出了西瓜,个个眼冒绿光,恨不得把瓜都包圆了。

    家家都要订几车。

    不过殿下早早跟林家打了招呼,交由京城齐雅铺子卖出去。当时便对众人说,齐雅铺子把地里的瓜都订下了,不必大家劳苦跑来皇陵运瓜,到时候只在京城铺子买就是了。

    客客气气把人送走了。不然林家区区一个陵户,可不好应付这么多贵人。

    “好好,那麻烦大家了。我家人摘了瓜放到筐里,你们往车上抬就是了。只是这瓜皮薄,你们得小心着些,若是开裂了,可就不好卖了。”

    “老太太放心,我们省得。来时做足了准备,稻草都备得足足的。”

    耿氏点头,那就好。转身指挥着一家人摘起瓜来。

    不到一个时辰,头一批瓜就摘干净了。

    一亩田能产二千多斤,家里种了五亩,能得万余斤,除去自家吃的和各处送礼的,家里也能卖上万斤。一斤协议价一百文,家里能落下千两银子。

    耿氏看着他们过称,搬上车,淡定地收下三百两银票,心里美美地,但面上不显,把它们揣进怀里。

    运瓜的板车又悠悠的离开,围着看热闹的陵村村民才朝耿氏围了上来。

    “卖了不少钱吧?”娘勒,刚才耿氏收的那是银票!大伙虽不敢靠近,但瞧着也不止一张。这耿家搭上贵人,这真是发了啊!

    “也没多少。就赚个辛苦钱。这收了瓜啊,一家人也能轻省些了。”

    耿氏扮苦地跟大伙叨叨了几句。自瓜花落,结了果,瓜田里就没断过人,家里每晚都派人来守着,老头子,大儿子大孙子,连几个小的,都跟着蹲在瓜棚里守夜。

    那辛苦自不必说。

    耿氏不肯说卖了多少钱,但大伙一算也能算得出来,现在这瓜就没见有人卖的,这林家独一份,不得卖个几十文一斤?

    林家今年粮食都种得少,几乎全拿田种了瓜,瞧这地里长的,一亩不得上千斤?

    乖乖,那能卖多少银子!

    真是发了啊!

    “这瓜也不知是什么味。卖得贵不贵。”

    “这瓜田里的瓜都由京中的贵人包下了,我们家里可能也落不到几个。到时二茬若有多的,就送些给大伙尝一尝。”耿氏忙安抚众人。

    “好好好,那时候有多的,我们也拿钱跟你们买一个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