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月初求月票,二合一) (第1/3页)
羊皮帘子挑开一线,雪花冲进屋内,化成两点深色。
十月的南直隶单穿两件薄衫,偶尔中午甚至会觉得几分天热,同样的时节,临近北庭的河源府,俨然到了冰点,早起水缸结冰,天空间或飘落大雪,能淹到人的脚踝。
「吱嘎吱嘎。」
杨许取了厚厚一叠信封,放下帘子回家。
甩了裘袄,靠坐桌案,适才拆开信封,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带笑。
托小师弟、大顺淮王的福,陛下特许从武城到河源城内,建了三条水道,将士们的书信往来方便得多。
以前能知晓几个月、半年前发生的家事算好的,个别老家妻子改嫁完不算,得等有了孩子才能知晓。现在快的,三四天,而且寄信价钱低了许多,哪怕寻常士卒照样一月一寄,只偶尔会有包装不好,泡坏书信的情况。
此外,物资克扣的事情大幅减少,伙食待遇明显提升。
因为军饷从帝都户部乃至南直隶户部清点之后,送到武城,直发边关,一个小队便能胜任,送到河源府军需处,中间少了多少「盘查」、「押送」、「清点」环节?
林林总总,类似的利好非常之多,包括士卒回家探亲更方便,路途上的时间节省下来,大家能更高频次的回家。
日新月异,偶尔甚至能吃到江南特产。
唯一遗憾的,三条水道不能再多,十二时辰运转犹不够用。
河源府离北庭太近,水道方便归方便,若是随意放开,自由使用,反会让北方密探钻空子,传递消息。
故而全是军用,出入口由军士把控,轻易不得动用,书信得统一输送。
杨许修行《眼识法》、《耳识法》,极易判别奸细,此前常去城门上抓探子,现在又多出一个总揽水道出入安全的任务。
去年想回去龙宫过年的要求都让长官给否掉,临时加了薪俸,继续值守。
一来二去,杨许索性把家搬到水道附近,每天点卯,家里喊一声都能应到。
书信一份份落下。
家中一切安好,师弟们修行有成,三师弟又打了两把顶好的灵兵,五师妹谈了个男子,唯独说到平阳府,杨许几乎能隔开信纸,看到几个师弟手舞足蹈地描写各种繁华。
信里信外,仿佛两个不同的世界并行发生。
十三口岸、十三宝树楼、凤仙宝鱼、火树银花、桃花廊、蜃虫梦、水天一色————
光听描写都美轮美奂。
信中徐子帅一直用「恍如隔世」来形容。
不过。
或许师弟们是最近才体会到这种「恍如隔世」的巨大差异,杨许很早之前就已经觉得是两个世界在走。标志性的节点,大约是外公九十大寿,杨东雄晋升臻象宗师。
在那之后,一骑绝尘。
小师弟十八岁入狩虎,朝廷封赏,澜州并入到平阳。后面谈了个臻象级的龙女当夫人,许氏说国色天香,且去黄州时见过,他这边没想好准备送师弟什么新婚礼物呢,那边小师弟臻象了!
二十二的臻象,一下子捅破了天。
事情没完。
夭龙碍于河中石,轻易动弹不得,臻象便为夭龙之下最强。
好嘛。
年纪轻轻,一下子得了天大的本事。
小师弟成了无人能管的「泼猴」,去到哪,祸害到哪。
先江淮大泽,打死两头大妖,小试牛刀,兴许是这里打完觉得不妙,尤有危险,再到悬空寺,得金刚明王「溺爱」,开六欲天,攥出第九佛,这下更不得了,有大日如来一只手高高托举,仅存的仪轨制衡也无用,彻底没短板。
去瀚台,瀚台白家死了前家主和长老,再没一个大雪山上师,搬个矿脉满江走,杨许分到几瓶飞天月泉,小师弟说过两年送人好使,让贺宁远提拔提拔。
来河源,北庭八兽死三个,攻下半个朔方台,大抢一波好处。
后面降临南疆,更了不得,徐子帅说什么阵斩十几臻象,隔开两岸,一人同三百臻象拼气海,整个一哭爹喊娘。
三百。
杨许想破脑子没想明白那是个什么场面,倒是河源府确实受到南方波及,因为南疆牵动,北庭趁势打了好几场仗。
最后还在南疆夭龙。
这些事情仅有一二是他亲眼目睹,余下全是信纸上阅览,听马商口述所得,三月一小变,半年一大大变,有比这更「恍如隔世」的吗?多少次杨许都觉得自己收到假信。
臻象的时候尚且如此,到了夭龙谁还能治?
路边的狗都要被踹两脚!
这不。
枯骨被踹死了,马上要来北庭。
也不知道北庭的大汗会怎么想。
「应该快到了。
杨许折叠好信纸,塞入皮箱,重新出门,按照大将军指示,小师弟早三天前到帝都,短暂滞留之后,已然北上。
「将军~」
喊声从远处飘来,杨许目光一凝。
近卫闯入风雪,模糊中渐渐清晰,冲门口挥手:「将军!」
「阿武?外面出事了?」
「没出事,是————是有人想见将军。」
「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