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为什么? (第2/3页)
级应该也是没法向其说明真实情况——就东北隐蔽战线的局势,要不是他是局内人,哪怕是打破脑袋都不敢这么想!
姜思安,他现在的身份其实是东北地下党跟许忠义这边的对接人。
之前,东北地下党的同志,跟许忠义的情报组是平行的两条线,为了合作虽然有另类的交集,但相互之间的沟通却几乎没有。
而现在姜思安过来,就是担负沟通、对接这个重大使命,且最为核心的一点,东北地下党的同志,要以配合许忠义情报组为主。
“我说,你听——别太惊讶啊!”
许忠义带着一股恶趣味,向姜思安讲述起了东北隐蔽战线目前的情况。
随着许忠义的讲述,姜思安的嘴巴逐渐张大,最后定格在“o”形久久不能复原。
东北保密局十二组,有九个组,几乎是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如果说这个情况是吓人的话,那许忠义后面告知的内容,就是……原子弹了!
东北督查室主任,是自己的同志!
姜思安好久都没缓过来。
东北督查室第二副主任许忠义是自己人——这本来就够离谱了,但许忠义终究是张安平的学生,有这一重身份在,虽然离谱,毕竟能接受。
可东北保密局十二个组,九个直接换了颜色?
督查室主任明楼,是自己的同志?
这……这比自己是冈本平次还特么让人难以……
姜思安终于明白上级为什么要求东北地下党要配合许忠义情报组了,合着许忠义的背后,还有一条“大鲸鱼”啊!
【老师啊老师,你苦心经营的东北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被换了颜色……】
姜思安突然之间呆住了。
眼下的这个情况,他似乎有些熟悉——记忆激荡后,他终于想起来哪里熟悉了。
上海!
当初的上海,76号的组建者,是军统的人,在日军驻上海的特情体系中起起伏伏的自己,是“军统”的人,后来的上海保安局局长,是“军统”的人!
何其相像!
而想到自己在日军特情体系中的起起伏伏后,姜思安的瞳孔不由自主的骤然紧缩。
他要是没有记错的话,自己那个老师在军统整编为保密局后,就一直是斗来斗去,哪怕是赢了,最后也会莫名其妙的打平!
这跟他在日军特情体系中的起伏,如出一辙——起起伏伏,却始终盘踞权利枢纽!
而东北区,称得上是他苦心经营——结果却在悄无声息间,被许忠义换了颜色……
而明楼还是他的政敌之一,最终却摘了东北区“果子”,但明楼摘果子后的结果,何尝不是东北保密局悄然换色的依仗?
还有一点,算无遗策的张世豪,他仅有的两个学生,竟然都是……地下党!
巧合?
以张世豪这三个字的含金量,这会是巧合?
按理说,自己来东北当这个对接人,其实是风险极大的行为,可上级却点了自己的将——东北隐蔽战线局势喜人是一方面,可……有没有可能,真正点将的,其实是他!
如果自己的猜测是真的……
不,一定是真的!
姜思安突然间想起了自己的“暴露”,站在组织的立场上,自己的暴露太……太不值得了!
可要是如自己的猜测一样呢?
那自己的暴露,哪有不值得之说?
更何况最大的“漏洞”,姜思安认为是东北隐蔽战线的“不合理”强盛。
他之前为什么用到了“严峻”这个词语?
东北区,是张安平的核心班底之一,哪怕有明楼这个摘果子的人存在,那也是张安平的核心班底之一。
情报这一行,你可以小看任何人,但唯独不能小看张安平——日本人为此付出了多少的代价?
可他一直担心的严峻局势,真实情况是东北区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颜色的更换——如果没有张安平这三个字,一切只能说民心所向。
偏偏张安平这三个字,却始终笼罩在东北区的头上。
那个人的眼皮子底下,真的有人能悄无声息的做到这一步?
作为在沦陷的上海战斗了多年的卧底,姜思安可以很肯定的说:
绝对不可能!
当他用绝对不可能五个字否定之后,姜思安的呼吸都不由急促了起来。
“老姜,吓到了吧!”许忠义的神色很得意。
人嘛,其实都是有炫耀心理的,纵然是深入敌巢的卧底,同样也有炫耀的心理。
只不过责任感、使命感和纪律,让他们能把嘴死死的堵住。
可面对可以炫耀的人,可以放心向其炫耀的人,草草的释放一下天性,是很自然的。
姜思安喃喃:“吓到了……”
“哈哈!”许忠义低声哈笑,这何尝不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神色复杂的看了眼许忠义,姜思安却没有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他估计许忠义从未想过这一点,很可能是因为在许忠义的眼中,眼下的一切,是他和同志们,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走出来的,他不会去想那个不可能的事。
或许,这就是一叶障目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