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你很好,他……也没有让你失望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3章:你很好,他……也没有让你失望吧? (第1/3页)

    “陈明他……活该有此一劫!”

    面对这句话,姜思安不由一怔。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于秀凝“认怂”而做出的取舍,可配合于秀凝此时的带着寒意的笑,姜思安根本读不出“从心”这个字在哪里。

    相反,他反而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的战意。

    一股面对着那个让人生不出对抗心思的人,生出的战意!

    姜思安心里对于秀凝更高看了一眼——特工这一行,女子不罕见,但在特工后面的权力构架中,越往上,女性越少。

    目前保密局内铨叙少将和职衔少将不少,可女子却只有一人。

    而且对方也是更侧重于技术方面,不像于秀凝,是实打实的特工!

    难怪她能在关王庙期间就被老师所关注,带来上海后,更是一直委以重任,最后更是令其来东北“开荒”。

    就敢直面张安平这一份胆气,是绝大多数同僚所不具备啊!

    “于姐,你觉得……他舍得吗?”

    姜思安突然的反问让于秀凝一滞。

    舍得吗?

    于秀凝的目光随后却变得更冷了,他舍不得么?

    他要是在乎我和陈明这两个学生,怕是早就该对我们摊牌了!

    善意,我没放出吗?

    于秀凝不相信张安平会收不到她的善意,但这一年来,张安平有过回应吗?

    答案是:

    没有!

    于秀凝将心中的怨愤摁下,凝视着姜思安:

    “那么这题,你又该怎么答?”

    “所以我来找于姐你了。”

    面对姜思安的回答,于秀凝皱眉,她听不出姜思安这句话的意思。

    “这浑水,你别趟了。”

    于秀凝微微一怔。

    姜思安道:“放弃这所谓的权力,离开。”

    放弃?离开?

    于秀凝的眼睛微眯。

    离开?

    离开东北?离开保密局?

    她怔了好久后,用一种古怪的口吻说:

    “我试想过两个结局——要么,他让人找我,要么,他选择让我永远的闭嘴。”

    于秀凝在做出了那个惊天动地的猜测后,迟疑了很久很久。

    最终,她隐晦的释放了信号——我察觉到了什么!

    对特工而言,这样的举动完全就是冒险,于秀凝再三权衡后,终究还是选择了冒险——她不想和老师、不想和昔日的同学、不想和那些在冰天雪地里一起战斗过的人成为生死对手。

    释放这个“我察觉到了什么”的信号,是因为她终究是愿意相信那个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老师,哪怕彼此身处对立的立场。

    当然,如果她信错了人,那么,等待她的结局可想而知。

    好消息是她一直安全的活着,没有遇到任何的危险;

    但坏消息是他却一直没有任何的回应,直到现在姜思安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可是,为什么这么久以后,你来了,带来的消息却是让我离开?”

    于秀凝有点茫然。

    姜思安呆了呆后,轻声说:

    “我想,一开始的时候,宫恕、齐思远他们,应该都不是我的同志吧。”

    轻轻的声音,却宛如霹雳在于秀凝的脑海中炸响。

    她的面色变得发白:

    “我在等,他……也在等啊。”

    苦笑爬满了她的脸颊:“他,是给过我选择的机会了啊!”

    于秀凝想笑,难怪姜思安的意思是让她离开——原来,根子终究是在自己的身上。

    姜思安默然,他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张安平的行为——于秀凝选择冒险向张安平传递“我察觉到了什么”的信号,这不符合特工的准则,张安平无视这种信号,任由危险游弋了一年多的时间,这同样不符合特工的准则。

    可……他们又全都这样做了,且没有出现预料之中的危险。

    于秀凝深呼吸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纷杂的情绪,随后表情转换,一抹玩味的神色浮现:

    “思安,那你觉得我会同意吗?”

    “会。”

    面对姜思安坚定的回答,于秀凝询问:“为什么?要知道权力……可从来都是让人上瘾的毒药!”

    “但不是这种建立在沙滩上的碉堡中的权力——于姐你觉得呢?”

    于秀凝顿时气馁,无言以对。

    姜思安这句话“沙滩上的碉堡中的权力”,既是对东北保密局的概括,也是对国民政权的概括。

    尽管现在东北的国军还没有彻底的失败,但亲历了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在东北的争夺、亲历了内战爆发后大好优势短期内悉数尽丧,于秀凝又岂能感受不到国民政权的虚浮不堪?

    内战爆发之初,近乎四比一的兵力碾压,装备方面差距更大!

    但一年不到的时间,国军在全国战场上,累计丢失了超过一百万的军队——而共军的装备,更是进行了全方位的迭代换新,因为国军送了足够他们全军更换的装备!

    虽然眼下总体看,国军无论从兵力还是装备方面,依然是全方位的占优——但兵力的四比一已经缩小到了二比一,装备方面的碾压优势,也严重消退了。

    此消彼长,未来只会更甚。

    说一句沙滩上的碉堡,真的不为过!

    “我有一个问题。”于秀凝放弃了刚才的话题,凝视着姜思安:“他,到底是什么时候……选择的?”

    姜思安闻言摇头,他哪里知道?

    他连知道的这些,都是猜出来的。

    像是知道姜思安给不了这个答案,于秀凝自顾自的道:

    “我一直在想,他到底是什么选择了那边——是抗战那会,春季攻势后国军进入了消极抗战?

    还是‘新四军事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