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3、有人走火入魔,有人念头通达…… (第2/3页)
而她贾铃背后却空无一人,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
所以她格外用力地在“学习”。
学刘艺菲团队的营销节奏,学上影出品发行的电影《消失的她》里精准戳中女性情绪的宣发技巧,甚至是网友对“女导演”标签的讨论,都成了她的研究素材。
她总觉得,把这些“精华”学过来,自己的新片就能少走弯路。
张晓斐端着一杯温水走进来,看到贾铃又对着屏幕皱眉琢磨,不由得叹了口气。
作为多年好友,她太清楚贾铃的压力了。
可看着她把心思全放在“模仿营销”上,甚至为了贴合“女导演转型”的标签,硬逼着自己瘦到脱相,她实在觉得不太对劲。
“玲儿,歇会儿吧,你都看一下午了。”张晓斐把水递过去,声音放轻,“电影的核心还是故事本身,营销只是辅助……”
贾铃头也没抬,手指还在屏幕上滑动:“你不懂,现在市场就这样,不抓住这些点,片子拍得再好也没人看。”
她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因为减肥过度,语气里总透着股疲惫的急切。
张晓斐还想再说些什么,想劝她别把路走得太畸形,别让“讨好市场”盖过了创作本身。
可看着贾铃眼下的乌青,还有那近乎偏执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知道,现在的贾铃已经听不进劝了。
减肥减得身体虚弱,对“成功”的渴望又像根弦一样绷得太紧,整个人都快处在神志不清的边缘。
她现在只希望,这场近乎自虐的“学习”,不会让贾铃在导演的路上越走越偏。
反观另一边,《孤注一掷》剧组的化妆间里,杨蜜正在对着镜子整理性感发牌女郎的服装。
裙摆勾勒出纤细的腰肢,妆容明艳却带着几分角色需要的疏离感,可她眼底的神色却异常平静。
以前,她总忍不住把刘艺菲当成参照物……比资源、比票房、比时尚资源,哪怕明知道差距,也憋着一股劲想往前追。
可今天刷到《隔壁的房间》入围威尼斯的消息,看着刘艺菲以导演身份被国内外媒体追捧,她忽然就想通了。
两人的差距原来早已是天差地别!
刘艺菲如今不仅是顶流演员,更是手握国际电影节入场券的导演,背后还有陈飞和飞跃影视做靠山,资源、眼界、格局都甩开她一大截。
别说坐着火箭,就算是搭着航天飞机,她恐怕也追不上这样的成就。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心里那点盘桓多年的执念,顿时就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
不过她却没有不甘,反倒有种豁然开朗的轻松。
她对着镜子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自嘲的笑。
争了这么多年,原来早就不在一个赛道上了。
念头通达的同时,一个新的想法悄悄冒了出来:“既然追不上,那能不能换条路走呢?”
她突然想起景恬、赵丽影、舒畅,加上刘艺菲,这几位飞跃影视的“四大金花”,如今个个手握爆款作品,国民度居高不下,资源更是让人眼红。
她们不再需要靠红毯博眼球,也不用为了流量硬凹人设,光是“飞跃影视”这四个字,就自带品质背书。
原先的四旦双冰早已是过去式,这两年评选的小花们也大多昙花一现,唯有飞跃影视的几位,始终稳坐话题中心,成了观众眼里“有作品、有格调”的代名词。
杨蜜指尖轻轻划过镜面,眼神里多了几分向往。
要是自己也能再次加盟飞跃影视,成为其中一员,是不是就能跳出现在的困境?
不用再靠性感标签博关注,不用在各种烂片里打转,也能安安稳稳地拍几部像样的作品。
她拿出手机,翻到与经纪人的聊天框,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打出字来。
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哪有那么轻松?
飞跃影视选合作艺人工作室的标准向来严苛,更何况她和刘艺菲早年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比较,人家未必愿意接纳她。
但这个念头一旦生根,就忍不住发芽、开花……
杨蜜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