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8、金狮大奖!转型成功!永远的C位! (第1/3页)
在凭借《隔壁的房间》拿下威尼斯影后之前,巩莉和张曼钰早已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手里都握着沉甸甸的荣誉。
巩莉早在1992年,就凭借《秋菊打官司》斩获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到了2004年,又以《2046》提名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如今再添一座威尼斯影后奖杯,便成为了华语影坛中罕见的“柏林+威尼斯”双料影后,距离“三大满贯”仅差一步之遥!
反观张曼钰则更早的实现了突破。
1991年,她凭《阮玲玉》摘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2004年,她又以《清洁》拿下了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是华语影坛首位“柏林+戛纳”双料影后。
此次威尼斯影后的入账,更是让她顺利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少有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大满贯”演员!手握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座影后奖杯!
这份成就足以让她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她们俩而言,威尼斯影后的到来,早已不是“打破零的突破”,而是为这份原本就璀璨的履历,又增添了一份更厚重、更具分量的荣耀!
当两人并肩站在领奖台上,手中捧着同款奖杯时,甚至连国际媒体都在镜头下感慨:“这绝对是属于华语女演员的高光时刻!”
台下的刘艺菲看着这一幕,心中难掩骄傲。
她居然捧出来了两位影后,实在是太荣幸了!
此时,台上的聚光灯下,巩莉和张曼钰相视一笑,没有丝毫犹豫,几乎异口同声地开口:
“首先,我们要特别感谢《隔壁的房间》的导演——刘艺菲。”
巩莉握着奖杯,目光转向台下,语气真诚:“最初接到这个剧本时,我还在犹豫,担心自己能否诠释好这个在传统与自我间挣扎的母亲角色。
是艺菲一次次和我聊角色的内心,帮我梳理她的成长轨迹,让我慢慢走进了这个人物的世界。
她作为导演,既有对故事的精准把控,又有对演员的细腻包容,能和她合作是我的幸运。”
张曼钰接着补充,笑容温柔却坚定:“我和艺菲认识时间不算长,但却早有耳闻,当得知她要做导演时,我是既惊喜又佩服。
这次拍戏时,她总能在我卡住的时候,用一句话点醒我……她让我们‘少用技巧,多凭感受’,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当时拍摄时的情绪共鸣。
谢谢你,刘艺菲,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导演的力量!”
国内媒体的镜头转到台下。
刘艺菲满脸灿烂笑容,难掩雀跃。
说完对刘艺菲的感谢,两人又各自分享起了演艺生涯的感悟。
巩莉轻轻摩挲着奖杯,语气带着沉淀:“从影这么多年,我演过很多角色,从《秋菊打官司》里执着的农妇,到今天这个隐忍的母亲,我一直相信,好的角色能让演员成长。
而《隔壁的房间》让我明白,女性故事不只是‘小情小爱’,它可以有更广阔的表达,更深刻的力量,只要有人愿意用心去拍、用心去演。”
张曼钰则带着几分感性:“我曾经以为,演员到了一定阶段,能选的角色会越来越少。
但这次《隔壁的房间》却给了我惊喜,我的角色不是‘花瓶’,也不是‘工具人’,她有自己的骄傲、挣扎和觉醒,这种立体的女性形象,是我一直渴望的。
这么多年,我没放弃演戏,就是在等这样的故事,等这样的团队。”
两人的发言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真挚。
台下的掌声一次次响起,连评审团成员都频频点头。
当她们再次鞠躬致谢时,不少人用力鼓着掌,难掩崇拜与敬佩!
这才是纯粹的演员,而这份荣誉也是她们应该享受的!
说完获奖感言,巩莉和张曼钰一前一后走下台,径直走向刘艺菲。
三人紧紧相拥。
巩莉拍着她的背笑道:“多亏了你,才有我们今天的荣誉。”
张曼钰也在她耳边轻声说:“这奖,有你的一半功劳。”
刘艺菲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