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五十一章 郝家怪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五十一章 郝家怪事 (第1/3页)

    第七百五十一章

    曹固再蠢也从赵福生及庞知县的表情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他的思维早被同山县的法则所影响,可怜他一时之间竟不知自己是哪句话说得不对头。

    这个面容阴沉的老头儿露出茫然不知所措的神色,竟本能的转头往张万全看了过去,张万全也一脸怔然,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你再说灯祭的事,其他的事后头再说。”

    赵福生的拳头握了又握,她握拳敲击桌面,眼角余光看到孙明头颅,心中怒火再也克制不住,大声厉喝:

    “将人头端下去,不要摆在这里,想显摆给谁看呢?”

    曹固骇得魂飞天外,不知她怎么就勃然大怒。

    他拼命冲侍从挥手,示意这些人疾速离开,末了战战兢兢道:

    “大人,灯祭、灯、灯举——哦不,灯祭,哦说到灯祭了。”

    惊恐之下,他前言不搭后语。

    越是慌乱,反倒越容易说错。

    好一阵后,舌头捋顺了,他才道:

    “王仆宜被拘在同山县内,每个月都要画一名美人以作练习,而这美人则由县中人上贡。”

    若是王仆宜画得不好,这些美人便会在画成之日被杀死,其皮硝制成特殊‘画卷’,送往王仆宜的房中,用来成为他下一张美人图的‘图纸’。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仆宜没有发疯,纯粹是他意志坚强的缘故。

    他前期画技进步缓慢。

    曹固道:

    “但梁大人心善,对文人素有好感,并没有处罚于他,而是给了他时间练习,约摸练了十年的时间,王仆宜画技成熟,最终才有外头悬挂的八盏举世无双的宫灯呢。”

    “就因为这样,所以梁隅制定了灯祭?”赵福生沉声问了一句。

    曹固犹豫了一下:

    “其实不是,是因为灯成那一年,梁大人举行了灯展,邀当有头有脸的门阀地主来赏灯,结果当晚发生了鬼案,梁大人也在这一桩鬼案中厉鬼复苏而死。”

    他叹道:

    “这位大人在同山县的统治长达22年之久,从大汉朝168年至188年,一直都干得不错,他脾气温和,对百姓爱护有加,当地士绅、贵族都很敬仰佩服他。”

    自梁隅死后,当地门阀自主制作灯祭用以祭祀他。

    说来也怪,每年灯祭一完成,同山县便再也不发生鬼祸——仿佛冥冥之中这位曾经受人‘爱戴’的梁大人死后在天有灵,其灵魂仍在庇护着同山县的乡遗村老们似的。

    “这太荒谬了。”

    赵福生叹道。

    曹固也跟着露出讨好之色:

    “大人说得不错,小人也觉得灵魂之说过于荒谬——”

    “放屁!”

    赵福生喝斥着打断了他的话,“我是说梁隅这种人竟然被人认为脾气温和,对人爱护有加,这种说法太荒谬了!”

    她的喝斥声将曹固惊住。

    他并非蠢人,立即意识到赵福生反感之处。

    她竟然不喜欢同山县这种以人作为祭品的风格!

    意识到这一点后,曹固再一回想自己之前说的话,流露出来的意思,顿时冷汗涔涔。

    “梁隅统治同山县22年,县中还有其他驭鬼者吗?”

    赵福生深吸了口气,平息内心怒火,接着又问。

    曹固此时心乱如麻,但说起县中过往事,他确实又能回答得上来:

    “没、没有,倒是普通令使、杂役不少,这些令使大多是世族、门阀子弟当任,每三年一轮转,从各大乡绅士族家中挑选出,这样的规则也从当年延续至今。”

    赵福生又问:

    “怎么个挑选法?靠上供数目?”

    她的语气平和,可曹固总不敢看她的眼色,此时哪怕不看她的脸,他也想像得出来赵福生的表情是很难看的。

    “是,是的大人。”他答道。

    “若是这样一来,同山县既没鬼祸,令使便是个美差了吧?”赵福生说:

    “挑选令使,便如同在镇魔司安插人手,自是可以帮扶自己的家族,靠供品争位,同山县这块地方的士族门阀岂不是脑浆子都要打出来了?”

    总共的资源数目就是这么多,贵族们每年收入有限,便唯有不要命的压迫百姓了。

    在这轻飘飘的‘灯祭’一词之下,蕴藏着无数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