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辅助瑶:6 (第3/3页)
好骗的鬼。”
“他在地府之中看起来年纪最大,可他资历最小,比我还晚起来许久。那个时候我虽然还未成熟,可以已经接任鬼帝之位好久。我虽然没有资格亲眼目睹陛下将他带回来,可也有所耳闻。”
“大家对他的评价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真的很好哄骗。他看起来很严肃,口中不断念叨什么孔孟之道,君子礼节。他像是一个古代的读书人,固执地守着自己所坚信的东西,一直以来,有人说他迂腐,有人说他懂礼,总之,对他评价往往归于他是一个好人。”
元夕好奇起来,王真人到底做过什么,才让大家有如此一致的评价?
“说起来,王真人生前也是一个可怜人。”
“说他看起来像读人,其实他真的是一个读书人,只是一直没有学有所成。在那个封建时代,君子以出世做官为上,许多寒门弟子能通过各种途径考取功名,得到圣上青睐,捞一个官做。王真人的同窗大多都是靠着他人举荐或者自己努力而考上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官,王真人在那一批里面算是最博学的,也是最好学的。”
“他一直寒窗苦读,努力学习。每天读到半夜三更,而早上鸡鸣之时便已经起来,大家都说他一定能够做成大官,可是后来他家道中落,从寒门变成了普通的百姓,他仍旧没有放弃想要考取功名的愿望,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仍旧日日读书,没有放弃。”
“几年如一日的,一张纸写写画画,用很久才敢扔。而平日里,别说是一张纸了。那是只亏他连一张纸也买不起,经常在地上写写画画。冬日里,大雪降临隆冬凛冽,买不起炭火便搓雪得到一丝暖意,手脚被冻的开裂,甚至于他病倒了好几次可即便是那样,还是每天爬起来读书。”
“所以后来他大家又觉得他性格坚韧,日后必定能成大官,虽然外界对他评价永远是期待,可是王真人却从未有一丝骄矜,每次对人都是谦虚有礼,也因此,周围的人几乎都与他是表面上的朋友。”
“就连他家到中落沦落到要租别人房子的地步,可那主家也从未苛责于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仍旧坚持读书,后来,终于有了一个考取功名的机会。”
“其实他的命运都与你有几分相似。他虽然去了考场,他的试卷答的同样也很出彩,可是那一年,考官勾结,考生抄袭,他没有向考官交过金银孝敬,所以那一次他落选了。”
“那次落选给予他很大的打击。他以前一直以为,以自己的多年以来的努力。至少能考中一个小官,这样也能贴补家用,不辜负以前的努力,也不让自己的亲人失望,可他这一次是真真正正的走上了倒霉路。”
“从他考取功名的第一年之后。他那个地方作弊风气愈发高涨,只要你考前能给够金银那么你至少能捞到官,至于这个关事大事小,那就看你的的金子是多还是少了。如果你没有给我金子,那么不好意思,考上的名单肯定没有你。”
“王真人哪里知道这些腌臜事,就算他知道了,也不会这样做。而在某一天,他突然发现。他所结交的那些同窗全都考上,只剩他一个还在寒窗苦读。在他仍在最底下考试的时候,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了这件事,他发现,与他一同进场的考生早就拿到拿到了考试题目。不知那个考生?几乎半个考场的考生都已经提前好几天拿到了考试题目,甚至有的人直接携带着由他人写好的试卷替换,只有他什么都不知道,好几年之内都被蒙在鼓里,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
“那一年,他当场走出考场,决定弃考。他也知道那些同窗能够考上的真相。与他一般有才的人很多。但像他这般落魄的并不多,所以那时候大家考升官之后也便不再搭理她。所以他直到后来,他才知道那些同窗到底是靠着什么手段才把自己挤下去,拿到官员的资格的。”
“那些事本人为君子所不齿,可那些人却做的得心应手。着实让王真人吃了一惊,他闹过愤恨过,也找过曾经那些同窗,可都无济于事。他家中遭遇落魄,如今也只是一个人微言轻的小老百姓而已,他试过举报,可举报信到了官员那里,便被拦截了下来。他也曾经试图大闹,却被当成暴民关进牢中,关了两天。”
“那是他真的万念俱灰。以前所学的各种君子礼数,全部被现实所改写。他第一次知道命运是如此残酷,只是因为他没有钱,所以便做不成官。也无法报效家国,成自己,成国家之大事。那些什么所谓的孔孟之道,都只是附于书本上,在他所经历的那个现实之中,没有帮过他任何,反倒成为了他的束缚。”
“他抗争过,喊冤过,可都没有结果,那官员还警告他,若是他之后再闹事,便真的会把他关进牢里,一生都不会再把他放出来。百姓如何与官员抗争呢?更何况那官员还是一个不小的官,王真人与他,不过是以卵击石。若是放在以前,王真人性格刚烈,毕竟是与他要决出一番胜负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