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侯先生! (第2/3页)
维通俗易懂的解释,周边的三个下人兴趣都来了,把耳朵都竖起来仔细的听着自家少爷的讲解。
就连坐在前后座的乘客们也被包国维这番话调起了兴致,纷纷打起精神侧耳倾听,想听听眼前这年轻学生模样的人能说出什么看法来。
“虽然蒸汽火车运行的基本原理很简单,但是想要制造出来一个火车却没有那么容易,不仅在材料上需要……这就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
“想要制造出实用的蒸汽机车,结构设计也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连杆上还需要设计好调节水蒸气传导方向的轴……”
包国维曾经有个爱好,便是研究蒸汽动力机械,在网络上搜集过不少资料观看,故而对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懂不少。
包国维滔滔不绝的讲着,周边的乘客虽然完全听不明白他在讲什么,但光听这些“新鲜词”就觉得很高端大气。
乃至于闲聊的声音渐渐变小了,到最后周遭都近乎安静下来,附近只余下包国维讲解火车运行原理的声音。
只不过单凭语言来说原理,没有图画的辅助,光是火车如何做到令活塞循环往复运动这一道知识点就令周边的乘客有些费解。
一个坐在包国维身后,体态有些肥胖,体态有些肥胖的的男人摘了下自己礼帽,对这包国维开了口,问了个问题:
“小伙子!既然你说这蒸汽火车的原理和烧开水是一样的,那为啥子咱们烧了么些年开水,一直就没有发现这个道理呢?”
这人的声音有些粗犷,他问的题虽然很通俗易懂,但是想要给出一个能令所有人满意的答案却有些难。
这种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原因,包国维只能笼统的随意概括下:
“蒸汽动力的基本原理说起来确实不难,但若是想要做出实用的东西却需要深厚的数理科学、长久的工程实践积累……”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到社会制度、人们的思想……”
包国维毕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熏陶,讲实学他或许不擅长,但是说一些大话、套话确实信手拈来,一番话下来明显就把周围的人都给唬住了。
周边的人听着包国维的解释,心中都暗暗有些称奇,看向包国维的眼神都多了些敬畏。
在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地位相对而言还是比较高的,对于有知识的人,尤其是懂得西洋学的人,人们往往会十分敬重。
刚刚问包国维问题的人听到包国维这番回答,心中自觉眼前这富贵学生模样的人不简单,脸上“挤出”了笑容,掏出一张卡片。
“哈哈……小伙子!俺……我叫富大龙,平时最敬重你们这些文化人,这个是我的名片,伱到了上海要是有什么事可以找我,大事办不了,小事还是能办的!”
包国维没有拒绝,还是将名片接了过来,出门在外还是要多多交些朋友,哪怕只是有个点头之交也好,保不准那天能派上些用场。
包国维看了看这张卡片,厚度和纸牌麻将差不多,上面写着富大龙的个人联系信息,还有座机电话,看联系地址,看样子是开歌舞厅的。
开歌舞厅的虽上不得台面,干些下流勾当,但多半都不是什么善茬,到和这人的名字、长相有些般配。
……
火车渐渐进入了平稳的行驶期,包国维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哼着一曲轻快的歌调——《五百英里》,只哼曲,不念词儿。
周边的乘客听到这平静祥和的曲调不禁啧啧称奇,都有些沉醉于其中。
蒸汽机车内不仅人多,火车头初还有炉火烧着,热量足以传递到车厢中段,待到人们关上车窗后周围就变得十分温暖,很快包国维便感到有些困倦……
一路平安无事,列车上午十一点钟从苏州出发,还未到下午便接近了目的地。
远处高大的建筑越来越近,到达远东第一城——上海!
经过曾经的拆墙运动,上海只剩下几段老城墙,因而列车没有经过城墙便进入城内,列车又行驶一段时间后,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少爷!马上就到站了!我们准备下车罢!”
王小武晃了晃已经睡着的包少爷。
包国维迷迷糊糊的起身后,看了看手腕上的镀金手表:指针指向下午三点十五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