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们讲究一个“义”字 (第2/3页)
,也十分大胆,所以我现在想知道,你以后是确定要留在制造业发展呢?还是有其他的打算?”
李野一怔,顿时有些紧张。
因为从苏鹅回来之后,柯老师就让他针对苏鹅的巨大变故,写一些自己的心得见解,
然后李野在写心得的过程中,就结合苏鹅和内地的情况,夹带了一点私货,
其中最“大胆”的就是阐述了苏鹅在经济方面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才导致了力量衰退,所以建议进行财税体制改革,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只不过在彭叔眼里这种“大胆”的意见,在李野的记忆中却是无比正确的,
在苏鹅巨变两年之后,内地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多次征求意见,终于确定在94年执行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
这次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税制逐步简化、规范,税负更加公平,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举缓解了“处处缺钱”的窘境。
要知道八十年代那么多的项目下马,除了某些人“短视”的原因之外,还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国家真的没钱呐。
所以这会儿彭叔突然问李野这个问题,李野怀疑他是不是要给自己换个位置,让自己去搞跟经济有关的理论研究?
李野不愿意去。
“彭爷爷,我现在的实践经验还很欠缺,如果现在就转行去做理论研究,可能底气不足”
“底气不足?哈哈哈哈,他这还底气不足呢?”
“嗯,这小子不老实,明明骄傲的很,却跟我们这些老家伙假谦虚”
彭叔等人看着李野,玩味的笑了。
李野更紧张了。
这是他第二次面对“彭叔”这种级别的大佬,虽然人家很和蔼,但那眼神一个个犀利的要死,自己心里那点小九九好似瞬间就被看穿了。
现在李野虽然是副总经理,但是在单位里有着很强的话语权,
如果跟老师张启言还有那几个师兄那样,专门在纸上做文章,虽然看似做着影响“国家大事”的工作,肩负强烈的使命感,但是对于个人来讲,是非常压抑和枯燥的。
老丈人文庆盛也知道李野的心意,赶忙打圆场道:“李野说的是实话,他今年才刚刚三十岁,实践经验确实少了点儿,要说这小子骄傲.那也不敢在彭叔您这儿骄傲啊!”
彭叔笑吟吟的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