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才是最不省心的吗? (第3/3页)
家庭更重要。”
“嘁,她能听进去才怪呢!”
文国华有些不屑,显然是放弃了对潘小瑛的劝阻。
但是这时候文庆盛却说道:“国华你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小瑛家里孩子多,从小跟你和小渝的经历不一样,所以她才拼了命的想争一口气给别人看看.”
“.”
听文庆盛这么一说,李野算是明白了。
这就跟上辈子见过的某些女性一样,她们大部分原生家庭都一般般,所以都是拼了命的“上进”,不但自己上进,还逼着老公上进,
但是有时候她们会走进一个误区,前脚嫌弃自己的丈夫迂腐,不知道上进,结果回头一看丈夫竟然是拆二代,家里存款好几千万,
就这家底儿,还需要去赚那上进的五六千块吗?
现在李野把柯老师的私房钱露出来,就是想让她明白家里并不缺钱,有合适的机会就赚点儿,没机会也不要强求,更不能沾上不必要的风险。
但是文庆盛跟儿子说了一通道理之后,文国华看起来还是不以为然,斜躺在沙发上发呆。
李野上了心,开始悄悄的观察文国华,在十几分钟之后,他忽然从文国华看向自家女儿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什么。
【大舅哥不会是个老封建,嫌弃潘小瑛生了个女儿吧?】
在八九十年代,内地正是“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的时代,别管你是凡夫俗子还是高级干部,大多都只能生一胎,像李开建那种情况绝对属于罕见。
后世有些人分析,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权利阶层的固化,像五零后、六零后这种好几个孩子的,都挡不住阶层的跌落,等到了文国华这辈人,对一名优秀继承人的渴望就更强烈了。
你就一个孩子,好赖都是亲生的,她要是烂泥扶不上墙,那退休之后你所有的积累大概率也就烟消云散了。
而别管你承不承认,权利金字塔越往上走,女性的比例就越低,所以像文国华和潘小瑛这种情况,对家族的传承非常不利。
想想几十年后那位喜欢穿布鞋的企业家,最后竟然爆出一窝儿子,李野心里就不由的警惕了起来。
【我特么以为潘小瑛容易沾上危险,结果大舅哥才是最不省心的吗?可千万别呀!】